[实用新型]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049.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F16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4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推式 轧辊 涂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轧机上的轧辊表面涂油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由两个铸钢轧辊以及电机和传动轴组成,双轧辊在未使用状态或者长期不使用状态下需要涂满防锈油,轧辊表面涂油均匀与否直接影响轧制后电池极片的质量,涂油程度不够均匀,轧辊表面就会产生铁锈,会对电池极片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轧辊表面的涂油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传统的轧辊表面涂油方法基本上都采用人工定期涂油的方法,这样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涂油程度不均匀,从而导致降低电池极片的质量。因此,根据现有轧辊表面涂油设备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急需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和涂油程度均匀等优点的轧辊表面涂油设备,即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包括储油桶、活塞、塞柄、进油柱、柱盖、出油柱、涂油面板、两根支撑杆和吸油布,所述的储油桶内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进油口,且储油桶的下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的活塞与储油桶的内壁相契合,活塞能在塞柄的推动下作上下运动,且储油桶上的圆形凹槽内壁与活塞的下端形成储油腔,储油腔用于储存防锈油;所述的塞柄固连于活塞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的进油柱内部设置有通孔,且进油柱焊接在储油桶的外壁上,通过进油柱能将防锈油灌入到的储油腔中;所述的柱盖与进油柱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方便进行灌油操作;所述的出油柱内部设置有通孔,且出油柱上端焊接在储油桶的下端面中部,其下端与涂油面板固连;所述的涂油面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通油孔,通过出油柱能将储油腔内的防锈油流入到涂油面板的空腔内,空腔内的防锈油通过通油孔进入到吸油布上,且涂油面板与储油桶的外壁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柱相连接,支撑柱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的吸油布粘结在涂油面板的下端面,当涂油几次后,吸油布上会含油污物,采用粘结方式只需将吸油布撕下即可进行更换,吸油布能自动吸收通油孔内的防锈油,操作人员只需将吸油布的表面紧贴在需要涂油的轧辊上,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本实用新型在轧辊表面作左右均力涂油运动,操作简便,涂油程度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储油桶的外壁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手柄操作本实用新型进行涂油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油柱上的通孔与储油桶上的进油口相连通,使防锈油能方便的灌入到储油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油柱上的通孔一端与储油桶上的出油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涂油面板上的空腔相连通,防锈油能通过出油柱上的通孔进入到涂油面板的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涂油面板上的通油孔上设置有滤网,防止吸油布上的污物通过通油孔进入到涂油面板的空腔内,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手推式轧辊涂油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和涂油程度均匀等优点,能实现高效率的轧辊表面涂油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输送机轨道移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排片机的轨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