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安电源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3761.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禹鹏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安 电源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保安电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现代企业的主要动力,是保证企业生产的先决条件,所以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才是企业发展的获取利益最大化的首要条件之一。随着化工、石油、煤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类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使得用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这些危险环境中,用电设备的漏电、短路、过负荷、电火花等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因此,在这些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下的监控系统或者用电设备,必须满足本质安全,即在正常工作或者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不能点燃爆炸混合物,否则就要采取限制措施或封装在防爆外壳内使用。
鉴于以上情况,采用本安电源能达到要求,使得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所以保护好本安电源,能更有效的是减少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安电源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安电源保护装置,包括有检测模块、电源电路、检测参考电压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本安电源输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检测模块、检测参考电压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检测参考电压模块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信号发送至本安电源输出。
所述检测模块由两个LM339N比较器构成。
所述检测参考电压模块由六块TL431芯片构成。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由两PMOS场效应管及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极管、滤波电容以及分流电阻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参考电压模块的输出检测信号送至检测模块,与检测模块的参考电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作比较,若输出为高(高于参考电压),则本安电源正常输出;若输出为低(低于参考电压),则本安电源不输出,达到保护目的,使得电源更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安电源保护装置,包括有检测模块、电源电路、检测参考电压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本安电源输出,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检测模块、检测参考电压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检测参考电压模块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信号传送到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的输出信号发送至本安电源输出。电源电路产生一个+18V电压,经过整流得到+12V电压,且留有+18V电压接线端,来提供给各个部件,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由检测参考电压模块在本安电源输出端采集取样,与参考电压作比较,通过检测模块的结果来驱动控制电路模块对本安电源的输出。
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模块由两个LM339N比较器构成,该芯片具有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双电源均可工作,消耗电流很小,低至1.3mA,输入失调电压小,VIO=±2mV,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出能与TTL、DTL、MOS、CMOS等电路兼容,且输出可以用开路集电极连接“或”门。在本保护系统中,在1级、2级过压检测端、过流检测取样送至检测模块,与检测模块的参考电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作比较,若输出为高(高于参考电压),则本安电源正常输出;若输出为低(低于参考电压),则本安电源不输出,达到保护目的。
所述检测参考电压模块由六块TL431芯片构成,该芯片是一个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电压源,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从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参考电压的产生模块,达到精准、可靠地目的。
所述控制电路模块由两PMOS场效应管及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极管、滤波电容以及分流电阻构成,由检测模块的输出来控制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开关与导通,从而实现本安电源是否有输出。如:当一级过压检测端经过检测模块的比较器有高于参考电压输出,经过分流电阻分流,使得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导通,从而实现本安电源的输出;反之则无输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禹鹏,未经林禹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