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111.4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杰;闫超;罗辑;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70/48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安玮 |
地址: | 61009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结构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隔板框梁结构在飞机的机身结构中广泛采用,所述的隔板框梁结构大致为船式结构,内腔分布若干隔板,形成若干个小腔体。复合材料的隔板框梁结构通常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成型。先是将纤维布在一半模具上铺叠形成预制体,然后将两半模合模,在密闭条件下将树脂注入到模腔内浸润满预制体,固化树脂后完成制件制造。
目前的隔板框梁结构RTM成型模具由底座、芯块、底板、盖板四部分组成,底座轮廓大致为长方体,在其中挖出型腔,作为隔板框梁结构的外型面成型模,并在型腔底面上开出数个注胶口;芯块外形面作为隔板框梁结构的内型面成型模,芯块依据隔板的数量有若干块,通过与底板连接组合成整体,底板上钻制有流胶通道;盖板盖在底座与底板上面,通过若干螺栓与底座连接进行合模,盖板上钻有若干溢胶口,与底板上的流胶通道一一对应。
在芯块上铺叠纤维形成预制体,之后将所有芯块与底板连接组合为整体,以芯块在下底板在上的方式嵌入到底座型腔内,盖上盖板,连接螺栓,完成合模。树脂由底座型腔底面的多个注胶口注入并浸润预制体,直至整个隔板框梁结构预制体被树脂浸润,树脂从溢胶口渗出后结束注胶。但是该工艺采用的多点注胶方式注胶效率过低,易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导致制件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可有效解决传统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效率低,易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而导致制件报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开孔板、芯块、底板和盖板,底座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所述的开孔板上设置有渗胶孔,开孔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开孔板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未设置支撑柱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芯块远离底板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预制体,底板上与预制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盖板设置在底板之上且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盖板上与流胶通道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开孔板上。
所述的渗胶孔均匀设置在开孔板上。
所述的渗胶孔为圆孔或椭圆孔。
当树脂通过注胶口进入底座后,沿着支撑柱间的沟槽快速溢满整个开孔板下方,然后树脂在注胶压力下从开孔板上的渗胶孔中溢出,沿整个底面开始浸润预制体,直至浸满整个预制体,树脂通过流胶通道、溢胶口流出,纤维预制体与树脂的混合体固化后即为需要制造的隔板框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隔板框梁结构的注胶成型模具进行结构改进,使得树脂进入注胶口后,沿着支撑柱间的沟槽快速溢满整个开孔板下方,通过开孔板上的渗胶孔沿整个底面快速浸润预制体,相比之前的多点注胶提高了注胶效率,避免了由于注胶时间过长、注胶不充分等原因而产生干斑、贫胶等故障,进而导致制件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孔板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胶口,2-流胶通道,3-盖板,4-底板,5-芯块,6-预制体,7-渗胶孔,8-注胶口,9-支撑柱,10-开孔板,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隔板框梁结构注胶成型模具,它包括底座11、开孔板10、芯块5、底板4和盖板3,底座11内设置有一型腔,型腔下方依次设置有下陷区和注胶口8,所述的开孔板10上设置有渗胶孔7,开孔板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9,支撑柱9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槽(以下简称流胶槽),开孔板10的形状与下陷区相配合且恰好镶嵌在下陷区内,开孔板10未设置支撑柱9的一侧与型腔的底面相平齐,所述的芯块5与底板4通过螺栓连接,芯块5远离底板4的一侧嵌入到型腔内,在芯块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预制体6,预制体6为纤维材质,底板4上与预制体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流胶通道2,盖板3设置在底板4之上且通过螺栓与底座11相连,盖板3上与流胶通道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溢胶口1。
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柱9均匀分布在开孔板10上;所述的渗胶孔7均匀设置在开孔板10上;渗胶孔7为圆孔或椭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脱模铰链模具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