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旋乒乓球拍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50949.X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茜 |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拍,具体涉及一种易旋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直握式乒乓球拍均存在技术难于掌握、反手能力差的弱点。近年兴起的直拍反打技术也因为很难掌握而未能广泛普及。在乒乓球的专业队层面及广大青少年爱好者当中,直拍打法只能作为非主流打法延续,使用人数比例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旋乒乓球拍,它可以帮助使用者放松、稳定地持拍和击打,并容易让球产生强力旋转,且可以利用球拍两面多方位击球来扩大攻守范围和增强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易旋乒乓球拍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一直拍式乒乓球拍底板,乒乓球拍底板的根部固定连接拍柄的一端;乒乓球拍底板的背面设置有一旋柄,旋柄位于乒乓球拍底板的根部;旋柄与乒乓球拍底板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非90°的倾斜角;旋柄的前侧面为承力曲面,旋柄的后侧面为圆滑曲面;所述承力曲面延伸至旋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与后侧面的圆滑曲面相接。
所述承力曲面形成两个半环形的指间凸脊,指间凸脊沿旋柄的周向设置;两个指间凸脊将所述承力曲面分为三个弧形曲面。
所述三个弧形曲面的最低点的连线在垂直于底板并通过拍柄对称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与乒乓球拍底板所在平面垂直或基本垂直。
所述三个弧形曲面中的上部弧形曲面与所述旋柄的后侧面形成锥形尖部。
所述承力曲面形成两个半环形的指间凸脊,指间凸脊沿旋柄的周向设置;其中一个指间凸脊位于旋柄的顶部,该两个指间凸脊将所述承力曲面分为两个弧形曲面。
所述旋柄为实心或者中空的。
所述旋柄与乒乓球拍底板之间为永久性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直拍式乒乓球拍的背面附加一旋柄,该旋柄设有供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接触并增加旋转强度的承力曲面,能够在不影响传统直拍左推右攻使用前提下来帮助使用者放松、稳定地持拍、挥拍和击打,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加速让球产生强力旋转,且可以利用球拍两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击球来扩大攻守范围和增强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适合发挥球拍背面的作用,如直拍反打、正手反打等,并可以容易地产生很强的旋转,因此可以利用球拍两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击球来扩大攻守范围,增强变化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以右手球拍为例,左手球拍为附图的左右镜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易旋乒乓球拍的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图2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乒乓球拍底板, 2为拍柄,
3为旋柄, 4为套胶,
5为承力曲面, 6为指间凸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易旋乒乓球拍,包括一直拍式乒乓球拍底板1,乒乓球拍底板1的根部固定连接拍柄2的一端,乒乓球拍底板1的正面和背面粘接有套胶4;
乒乓球拍底板1的背面设置有一旋柄3,旋柄3位于乒乓球拍底板1的根部;旋柄3所在位置为握拍手的手掌与球拍之间的空间;由于旋柄3只占据直拍握拍手的手掌与球拍之间的空间,因而不影响传统直拍的左推右攻打法的握拍和击球动作;旋柄3可以让使用者完全免除球拍脱手的顾虑,并放松、稳定地握拍、挥拍和击打;
如图2所示,旋柄3与乒乓球拍底板1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非90°的倾斜角(即旋柄3与乒乓球拍底板1不垂直);该倾斜角能够使得在使用者用球拍的两面正反手击球时拍面与击球方向形成优化的迎角以利于增强旋转和发力;图2中的旋柄3的左侧面与乒乓球拍底板1所在平面之间形成一锐角;通过三指在旋柄左侧的施力及其变化,使用者可以明显地增加旋转、控制和变化;
旋柄3的前侧面为承力曲面5,旋柄3的后侧面为圆滑曲面;承力曲面5延伸至旋柄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与后侧面的圆滑曲面相接;
承力曲面5不影响传统直拍的握拍和击球;可以使握拍的拍后手指完全承受球拍的重力从而使球拍使用者在握拍、挥拍和击打时完全放松,毫无球拍脱手的顾虑,增强爆发力、速度、旋转和变化,使正反手击球时容易产生很强的旋转和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茜,未经陈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0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