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9877.7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文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底部 排水 设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属于隧道的排水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边墙角设置检查井的方式虽然能够解决纵向排水管的淤积堵塞问题,达到排水管的可维护性,但存在很多不足:施工麻烦,施工中一般是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整体灌注拱墙衬砌,如果要预留检查井空间,则增加了施工工序,给隧道施工带来了麻烦;边墙角处往往是隧道受力的应力集中位置,受力比较复杂,检查井的存在不利于结构的整体受力;边墙角设置过多检查井洞室,影响隧道美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的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包括管座,及设置在管座上端的的中心水沟;所述中心水沟由碎卵石和裹设在碎卵石外的无纺布组成;所述中心水沟与管座之间设置有中心水管;所述中心水管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导水管;所述横向水管上端设置有横向排水坡;所述横向排水坡设置在路基层内;所述路基层上方设置有渗透层。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水沟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中心水沟纵向设置有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导水管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玻璃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水管纵向设置有多个,且其纵向间距设置为11m。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排水坡向中心水沟方向倾斜2°。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通过横向排水坡与中心水沟直接想通,取消了两端的检查井,维护疏通时利用高压水从一端冲刷即可,在满足排水和维护的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了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的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施工,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管座;2-中心水沟;3-中心水管;4-横向导水管;5-横向排水坡;6-路基层;7-渗透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包括管座1,及设置在管座1上端的的中心水沟2;所述中心水沟2由碎卵石和裹设在碎卵石外的无纺布组成;所述中心水沟2与管座1之间设置有中心水管3;所述中心水管3上端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导水管4;所述横向水管4上端设置有横向排水坡5;所述横向排水坡5设置在路基层6内;所述路基层6上方设置有渗透层7。
其中,所述中心水沟2截面呈梯形结构,且中心水沟2纵向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横向导水管4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玻璃钢管;所述横向排水管4纵向设置有多个,且其纵向间距设置为11m;所述横向排水坡5向中心水沟2方向倾斜2°。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结构,通过横向排水坡与中心水沟直接想通,取消了两端的检查井,维护疏通时利用高压水从一端冲刷即可,在满足排水和维护的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了隧道底部排水设施的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施工,降低了工程成本。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文,未经李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9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甜高粱茎秆的提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