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发电及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8877.5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4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慧秋;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雨水 收集 发电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涉及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发电及二次利用系统,具体为一套应用于城市居民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实现城市雨水的集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人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天然水体中的水,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资以及生产过程的必须物质。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9年全国废水总排放量已达401亿吨。这些废水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妥善处理就排入到水体,致使水污染状况严重。目前90%以上城市地域受到污染,约50%的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雨水大部分都是经道路边的井盖口排入到下水道中,与各种污水混合在一起,成为新的污染。这些混合水若是排到污水处理厂还好,但这也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量,使投入的资金加大,造成了不应该有的浪费。但是在多数城市,这些混合污水大多是直接排入进江河湖泊中,使水污染情况加剧。
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留下来利用,而不是直接排入下水管道,这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可以减少雨水直接向地下回渗,减少水的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无论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考虑,还是从应对国际产业竞争着想,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应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绿色发展。所以一套完整的城市水处理利用系统正符合国家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并且能为社会节能减排,造福社会与人民。
专利申请号为200910197567.1的实用新型专利《雨水回收发电装置》,包括雨水收集储存部分、雨水流通管道、发电部分以及雨水回收储存部分,雨水收集储存部分设置在屋顶,雨水收集储存部分的出口连接雨水流通管道,雨水流通管道的位置比雨水收集储存部分的位置低,在雨水收集储存部分和雨水流通管道连接处设置雨水过滤部分,雨水流通管道设置发电部分,发电部分的下方设置雨水回收存储部分。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实现其雨水回收发电的功能,但是因为雨水的流量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发电的效果不好,雨水的利用率也不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利用率高、发电效果好、节能环保的房屋雨水收集发电及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屋雨水收集发电及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储存装置、雨水流通管道、发电装置以及雨水回收储存装置,所述的雨水收集储存装置设置在屋顶、通过所述的雨水流通管道将雨水导入所述的发电装置内,最终流入所述的雨水回收储存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储存装置与所述的雨水流通管道之间设置有雨水定量排放装置,所述的雨水定量排放装置由浮球、阀门和虹吸管组成,所述的阀门设置在所述的虹吸管入口处,所述的虹吸管出口与所述的雨水流通管道入口连接,所述的浮球与所述的阀门链接,用于控制所述的阀门的开启与闭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水收集储存装置采用双层屋顶结构,其中第一层为雨水的收集汇流的锥型屋顶,第二层为设置在锥型屋顶下的储水空间,所述的第一层和第二层通过设置在锥型屋顶一端下沿边的导水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锥型屋顶的下沿设置有回型导水槽,用于将锥型屋顶的雨水收集后通过所述的导水管道导入所述的储水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水流通管道和发电装置之间设置有雨水净化装置,所述的雨水净化装置由拦污栅格和沉砂池组成,所述的沉砂池设置在所述的拦污栅格下部,用于防止雨水中的诸如树叶、沙石类杂物对发电装置的磨损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电装置由发电机和水轮机组成,所述的水轮机的主轴与所述的发电机主轴连接,通过水轮机的转动带动所述的发电机发电。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水回收储存装置为储水池,其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当自然降雨的雨水通过锥型屋顶的导水槽汇集于储水空间,当储水空间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球带动阀门开启;雨水便通过下雨水流通管道流到底楼,冲击雨水流通管道出口处的水轮机的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最后的雨水通过管道流向储水池,作为生活日常用水,形成雨水的二次利用,用后的雨水变成污水,同生活污水汇集到污水管道处理的入口,进入下一部分的处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8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充电盒
- 下一篇:增程式车载智能水冷充电机的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