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焊接后的余高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8216.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鲁立;赵建仓;王淦刚;成鹏;杨佳;朱平;梁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焊接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焊接后的余高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焊接后,其必然产生多余部分(鼓出母材表面),也俗称余高,而目前,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手动操作挫条,将余高所在处挫成与母材的外轮廓相同,显然存在以下缺陷:
1)、手工挫除余高,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力度难以掌控,必然造成管道焊接处坑坑洼洼,直接影响了焊接后产品的质量(精度)和美观;
2)、当管道的体积较大时,手工挫,某些地方很难操作,例如管道的底部,若要转动管道,又要耗时耗力,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焊接后的余高打磨装置,其能够保证焊接余高打磨的质量好(精度高)、美观性强,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道焊接后的余高打磨装置,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架、分别位于横架的两端部用于将横架水平的架设在管道上的两个撑架、分别位于两个撑架底部能够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和周向运动的设置在管道上的万向滚轮、设置在横架上并与横架相配合的丝杆、以及设置在丝杆底部的打磨轮,其中丝杆与横架相垂直设置。
优选地,每个撑架均包括设置在横架底部向横架两外侧倾斜的两根撑杆,万向滚轮有四个,且两两对应的设置在每根撑杆的底部。即每个撑架呈外八字形,这样更能够有效的保证横架与管道平行设置,进而保证打磨的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余高打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横架上能够将丝杆锁定在横架上的锁定螺帽。当选择合适的打磨深度后,丝杠可以锁死,从而锁定加工量,进而提高打磨的精度。
优选地,丝杆为滚珠丝杆。同时丝杆设置在横架的中部,更加有利于打磨装置平衡。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焊接余高打磨的质量好(精度高)、美观性强,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余高打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架;2、管道;3、撑架;30、撑杆;4、万向滚轮;5、丝杆;6、打磨轮;7、锁定螺帽;8、余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管道焊接后的余高打磨装置,该余高打磨装置在本例中针对两节管道对接(焊接),中间凸出的部分为余高8,但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余高打磨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架1、分别位于横架1的两端部用于将横架1水平的架设在管道2上的两个撑架3、分别位于两个撑架3底部能够沿着管道2的长度方向和周向运动的设置在管道2上的两组万向滚轮4、设置在横架1上并与横架1相配合的丝杆5、以及设置在丝杆5底部的打磨轮6,其中丝杆5与横架1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本例中,每个撑架3均包括设置在横架1底部向横架1两外侧倾斜的两根撑杆30,万向滚轮4有两个,分为两组,每组对应设置在每个撑架3的两根撑杆30底部,再次参见图1,每个撑架3呈外八字形,这样更能够有效的保证横架1与管道2平行设置,进而保证打磨的精度。虽然本例中未表明两根撑杆30形成的顶角角度,但可根据实际的操作进行选择,其具体还要参照管道2的直径进行设计,在此不做详述。
同时,本例中的余高打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横架1上能够将丝杆5锁定在横架1上的锁定螺帽7。当选择合适的打磨深度后,丝杠5可以锁死,从而锁定加工量,进而提高打磨的精度,其中丝杆5为滚珠丝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由撑杆的设置,使得横架与管道相平行设置,保证了在打磨时,余高处不会产生坑坑洼洼的现象,保证焊接余高打磨的质量好(精度高)、美观性强;另一方面由万向滚轮的设置,使得打磨轮能够绕管道的周向和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来打磨余高,便于实际操作,此外,再由滚珠丝杆和横架以及锁定螺帽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锁定打磨轮的加工量,进一步的提高打磨的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8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香烟烟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压线清洗机托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