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638.8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萍;方仕婷;曹蕾;罗艺;袁爱娣;吴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二囊管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胃内置管的置管教学模型,尤其是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三腔二囊管由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共同组成,主要利用其柔软的气囊压力,直接压在出血的曲张静脉上达到止血目的,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高、使用安全有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对由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应急止血。
据研究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出血的危险性为25-33%,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小时止血率可达50%。因此,对于出血量大、药物疗效欠佳的患者,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首选的应急止血措施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数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常表现为呕血与黑粪,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并诱发腹水和肝性脑病,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因其出血量大,常致患者因心生恐惧或并发肝性脑病意识障碍而不能配合,需要护士协助医生熟练快速准确的进行三腔二囊管的置管,通过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以避免大量失血而导致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掌握对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操作及提高置管熟练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一般采用不透明的材质制作而成,在置管教学及练习时只能大致的表示三腔二囊管在教学模型内的位置,教学效果不够直观和理想,对出血部位观察和判断等相关操作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结构限制无法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注水或充气,从而不能实现符合实际操作的压迫止血模拟练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教学效果直观、置管模拟练习能够符合实际操作的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包括人体上半身模型,所述的人体上半身模型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模型和上躯干模型,所述的头部模型内设置有模拟口腔和模拟鼻腔,所述的上躯干模型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的模拟口腔及所述的模拟鼻腔连通的食道模拟管和呼吸道模拟管,所述的食道模拟管的底部设置有模拟胃部,所述的食道模拟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的呼吸道模拟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第一位置传感器连接有第一提示装置,所述的第二位置传感器连接有第二提示装置。
所述的第一提示装置为第一声音提示装置,所述的第二提示装置为第二声音提示装置。提示效果较为及时,第一声音提示装置可设置为发出模拟三腔二囊管进入食道时人体所发出的恶心呕吐的声音,第二声音提示装置可设置为发出呛咳的声音,从而更加贴合实际操作时的真实场景,以便置管练习人员在实际操作失误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所述的食道模拟管和所述的呼吸道模拟管均为弹性材料管。可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注水或充气,用三腔二囊管进行压迫止血模拟练习时更加符合实际操作情况。
所述的食道模拟管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模拟实际食道结构上的三处生理性狭窄的位置的第一狭窄部、第二狭窄部和第三狭窄部,所述的第一狭窄部、所述的第二狭窄部和所述的第三狭窄部上分别夹持有弹性夹持装置。实际食道结构具有三处生理性狭窄,通过第一狭窄部、第二狭窄部和第三狭窄部来模拟相应位置对三腔二囊管的弹性夹持力,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三腔二囊管的置管位置,提高置管熟练度。
所述的上躯干模型、所述的食道模拟管和所述的模拟胃部均为透明结构,所述的上躯干模型的透明度高于所述的食道模拟管及所述的模拟胃部的透明度。使三腔二囊管的置管和对出血部位的辨识的教学及练习更加直观,使练习人员熟悉正确置管的操作,提高置管熟练度,并能准确观察病情。
所述的上躯干模型上罩设有可拆卸的不透明遮盖层。在练习人员熟悉正确置管的操作后,盖上不透明遮盖层后进行模拟实际情况的练习,以便增强正确置管操作的熟练度。
所述的上躯干模型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前躯干部和后躯干部。前躯干部和后躯干部拆卸后可直接对食道模拟管和呼吸道模拟管进行观察,方便置管教学及练习。
所述的头部模型和所述的上躯干模型之间设置有波纹管。肝硬化病人大出血常伴意识障碍,因此在头部模型和上躯干模型之间设置波纹管,可以按照操作需要弯曲波纹管来正确摆放模型的体位,使头部模型上与真实的下颌骨对应的位置贴近上躯干模型的与真实胸骨柄对应的位置,以便学生能更真实的模拟实际情况练习,从而增加置管操作的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帽使用体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压定位镭射模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