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093.0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斌;钱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兹 出头 整形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零部件连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气领域,当导线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线中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且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变小,电流集中在导线外表的薄层。结果,导线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种现象在行业内被称为趋肤效应。为避免趋肤效应对导线产生的不良后果,目前,行业内有企业采用一扎数量众多的“利兹线”作为“一根导线”。由于利兹线直径微小且每根利兹线自带绝缘层,因此,由数量众多的独立绝缘的利兹线绞合或编织成“一根导线”,在实际应用中可大大减小趋肤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然而,一扎数量众多的“利兹线”出头端如何与端子进行连接成为电气行业内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比较适用的方法是:先用锡焊炉对绑扎好的利兹线出头进行锡焊;锡焊结束后,趁热用老虎钳对利兹线出头进行整形,整形成与端子接口相同的形状;将利兹线出头插入端子接口中,用夹具夹紧端子接口处,使利兹线出头固定在端子接口中,如此即完成了利兹线出头端与端子的连接。
但是,上述方法中存在如下不便之处:锡焊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趁热用老虎钳对利兹线出头进行整形,并且要整形成与端子接口相同的形状,如圆柱形。若操作人员整形的速度慢了,利兹线出头已冷却,操作人员即不能再对利兹线出头进行整形;即使操作人员的整形速度不慢,用老虎钳将利兹线出头整形成与端子接口相同的形状,也并非易事。因此,上述方法中的不便之处可导致经过整形的利兹线出头形状与端子接口形状不吻合,即使基本吻合,操作人员的加工效率也很难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扎数量众多的“利兹线”作为“一根导线”与端子连接,先用锡焊炉对绑扎好的利兹线出头进行锡焊,锡焊结束后,趁热用老虎钳对利兹线出头进行整形,整形成与端子接口相同的形状,再将利兹线出头插入端子接口中,用夹具夹紧端子接口处,使利兹线出头固定在端子接口中;该工艺过程中,在利兹线出头未冷却前很难用老虎钳将利兹线出头整形成与端子接口相同的形状,即使经过整形后的利兹线出头形状与端子接口形状吻合,操作人员的加工效率也很难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包括钳子,所述钳子包括钳嘴、钳腮和钳柄,所述钳嘴包括两内侧面,所述钳嘴两内侧面分别安装有整形部件一和整形部件二,所述整形部件一开设有凹槽一,所述整形部件二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包括槽边一和槽边二,所述凹槽二包括槽边三和槽边四,当钳嘴趋于闭合时,槽边一与槽边三重合,槽边二与槽边四重合。
实际操作中,利兹线出头经锡焊炉去除绝缘并锡焊结束后,操作人员先打开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中的钳嘴,趁热将利兹线出头放在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中的凹槽一或凹槽二中,操作钳柄使钳嘴趋于闭合,在钳嘴趋于闭合的过程中,槽边一与槽边三重合,槽边二与槽边四重合,即两凹槽合并,此时,两凹槽将利兹线出头夹紧,并将利兹线出头整形成两凹槽合并时的形状,该形状与端子的接口形状相同。利兹线整形结束后,插入端子接口,操作人员再用夹具夹紧端子接口,使利兹线固定在端子接口中。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操作人员可快速地将利兹线出头整形成预定的形状,以吻合端子接口形状,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凹槽呈半圆柱状或长方体状,此处对凹槽的限定取决于端子接口的形状,若端子接口的形状为其他几何形状,则凹槽应与之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整形部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钳嘴的两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部件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在钳嘴的两内侧面。如此设计可更换具有不同凹槽形状的整形部件以适应不同的端子接口形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整形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利兹线出头整形工具中整形部件中凹槽合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与利兹线出头连接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钳子;11-钳嘴;111-内侧面;112-内侧面;12-钳腮;13-钳柄;
20-整形部件;21-凹槽;211-槽边;212-槽边;
30-整形部件;31-凹槽;311-槽边;312-槽边;
90-端子;901-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