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796.1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荣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有装配工艺技术,专用工装设计的设计技术,属于装配工具学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在支承机械系统的摆动轴和旋转轴是使用较多的一种轴承,广泛使用于高速旋转的产品中,而轴承在使用一个周期过后会需要更换,由于轴承的内圈和轴的配合是过盈配合,轴承外圈和安装轴承的孔也是过盈配合,且轴承底端被压至支架装轴承孔底面支靠卡簧,如图7所示,箭头为轴承退出方向,在退轴承时由于和轴承内圈配合的轴挡到无法顺向退出,只能反向退出,反向退出又由于轴和安装轴承壳体的装配结构造成操作者很难操作,之前是用一个衬套顶在轴承外圈用铁锤敲击把轴承退出来,如图8所示,箭头为铁锤敲击方向,虽然轴承也能退出来,但操作困难,且轴和安装轴承壳体也易损坏,即便是采取这种损坏性拆卸方法即延长了拆卸时间又提高了拆卸成本,所以需要改进拆卸方法。
通常轴承的拆卸大多数用拉马式等轴承拆卸装置,而这些拆卸轴承装置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比如说装置受力面要足够的支撑面,拆轴承时轴承上装的零件比如说轴承内圈上的轴要先拆除。而有些轴承根据产品的需要会装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不但支靠面窄,而且轴承内圈装有轴,轴又无法先拆除,必须先把轴承先拆下,另外轴承的退出方向是唯一的只能是反向退出,如图7所示,箭头为轴承退出方向,这类轴承拆卸过程中,原来采用的装置工作过程,先把开口衬套底面支靠轴承外圈端面,操作者自行让衬套大概对中心,然后用铁锤敲击盖销,把轴承敲打出来,如图8所示,箭头为铁锤敲击方向,这种装置由于衬套没定位装置,每次敲打衬套有一定的位移,在敲打过程中衬套会把支架安装轴承孔划伤,造成壳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尽量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提高拆卸装置的通用性,让每一个操作者每一次操作结果都一样,就是让轴承轻松拆下,还要保证壳体安装轴承孔完好无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呈半边工字形,下端有螺杆7,螺杆7与衬套6连接,衬套6内有与轴承孔对应的定位轴3,衬套6上靠支架1一端有限位销2,另一端有螺钉5;支架1上有限位销槽,支架1上端有支承4,用于支靠轴承端面。
所述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其中:螺杆7有旋转柄。
所述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其中:限位销2对定位轴3的对称度0.01。
所述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其中:支架1主体上装限位销槽对支承4对称度0.01。
所述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其中:定位轴3中心到限位销2的距离尺寸公差±0.01。
使用时,先通过装有定位轴3的衬套6支撑在零件的支靠面上,把定位轴3伸到零件的定位孔中定好位后用螺钉5固定,然后用装在支架1的支承4通过限位钉2准确无误地支靠在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之间,实现了每一个操作者每一次使用拆卸装置定位一致,定好位以后,通过旋转螺杆7拉紧以后把螺钉5松开,继续旋转螺杆7把力均匀地传递给支承4使轴承匀速的被反向退出,在整个退出过程中,定位件3会顺着轴承被往下移动,且支承4也不会接触零件,实现受力均匀不损伤零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每一个操作者每一次使用拆卸装置的定位要一致。
2、轴承退出过程受力均匀不产生干涉损伤零件。
本实用新型根据拆卸轴承装置的结构特点,解决了用铁锤敲打轴承把轴承和零件损坏的问题,一套装置可以应用于相同尺寸轴承在不同位置的拆卸,极大节省了拆卸时间,对解决特殊位置安装的轴承的拆卸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技术要求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零件摆放图,
图7是轴承安装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轴承退出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架,2、限位销,3、定位轴,4、支承,5、螺钉,6、衬套,7螺杆,8、轴,9、轴承,10、卡簧,11、壳体,12、衬套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退轴承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扶梯生产流水线用RFID抗金属标签装置
- 下一篇:化油器动力提升的维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