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636.7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清;杨慧;谢育标;汤燕燕;李舒娜;温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梅雁中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F16C3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1478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涉及一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主要由前壳体和后轴承端盖组成,后轴承端盖安装在前壳体后端,轴承端盖包括盖体,盖体中心设有轴孔。其中,电机上的后轴承端盖主要是用来固定轴承和辅助轴类零件旋转的重要部件,后轴承端盖一般是通过小螺丝固定在轴承座上的,如果轴承端盖和轴承座是一体的,轴承和轴承座及端盖是镶进去的,也就通常说的静配合。后轴承端盖的作用一是轴向固定轴承,二是起密封掩护作用,防止轴承进入尘土等进入轴承造成损坏。后轴承端盖是固定在轴承座或轴承室上的,如果固定在轴上会使密封直径加大,密封困难。然而,现有的电机后轴承端盖缺少快速安装装置,安装时定位不准确,安装后,后轴承端盖容易移位,定心效果不好,导致电机主轴容易和后轴承端盖易产生偏位磨损。同时,导致电机主轴容易和后轴承端盖磨损的另一大原因是因为电机轴承端盖缺少供油,这不仅不利于避免浸油棉层的更换或减少浸油棉层的更换的频率,还不利于轴与轴承的润滑,影响电机转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电机外壳上的后轴承端盖组装在前壳体定心准确,组装方便快捷;并且采用该电机外壳,装入电机外壳的机芯主轴不易和后轴承端盖发生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轴承端盖,所述后轴承端盖安装在前壳体后端,所述轴承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盖体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凸部,所述盖体下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在所述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的内侧和所述轴孔的外侧之间的盖体上,设有一环形包围轴孔的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所述盖体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注油凹槽和浸油棉层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所述环形油槽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内壁的添油孔;所述第一安装凸部上设有L形通孔,L形通孔由内端相互连通的横向条孔和纵向条孔组成;所述横向条孔外端连通外界;所述纵向条孔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纵向条孔两侧孔壁的锁紧螺钉;所述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结构对称,其均由弹性扳动件、扭簧、设置在盖体周侧壁上的螺栓固定凹口以及连接在螺栓固定凹口下方的纵向侧壁组成;所述弹性扳动件上端铰接在盖体上;扭簧安装在铰接处,以使所述弹性扳动件内侧弹性抵压在所述纵向侧壁上;与纵向侧壁抵压接触处一直延伸至弹性扳动件最低处的弹性扳动件部分是一易使螺栓弹性推开弹性扳动件而纵向卡入至螺栓固定凹口的弧形过渡部;所述前壳体的后端设有三个安装螺钉,所述三个安装螺钉分别与所述纵向条孔的顶端、第二安装部的螺栓固定凹口以及第三安装部的螺栓固定凹口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钉横向贯穿处在纵向条孔其中一侧的第一安装凸部侧部,锁紧螺钉内端可螺纹连接纵向条孔另一侧的孔壁。
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凹槽槽底设有固定柱,浸油棉层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位置对于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规则分布在轴承端盖的外周边沿上;所述注油凹槽和注油孔共有三组,其分别在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中的任意两者之间交错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的电机外壳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轴承端盖具有环形油槽,环形油槽内填有环形的浸油棉层;盖体外周壁上还设有注油凹槽,注油凹槽和浸油棉层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油孔,而环形油槽内侧设有多个连通轴孔内壁的添油孔;操作者可以通过注油孔加入油,油保持在浸油棉层中,浸油棉层中的油以一定的油压注通过添油孔给轴孔添油,这种添油可以保持一定时间自发供油,从而使得电机主轴容易和轴承端盖不易磨损,另外也减少浸油棉层的更换的频率,结构新颖,效果好。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轴承端盖还具有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这三个部件与前壳体上的三个安装螺钉相匹配,上述结构的第一安装凸部、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三安装部不仅仅是在安装螺钉上快速安装结构,而且还是快速定心定位结构,能够很好地调整保证快速安装时,还能具有最佳的定位效果,不使电机主轴和轴承端盖发生偏位磨损,使用效果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本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轴承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梅雁中学,未经梅州市梅雁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定子除漆底座
- 下一篇:三相电动机、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