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结构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596.6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翟明选;田振昆;潘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朔丰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5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领域,特别涉及输送机的部件,具体是指一种复合结构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用于散料输送等行业,需求数量数以万计,托辊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整个输送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成本,密封性能的好坏及运行阻力的大小又是提高托辊寿命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层密封、接触密封、迷宫密封、硬密封、软密封等五花八门密封结构的托辊,但其目的无外乎提高其密封性(防尘、防水),减少阻力,提高使用寿命。但其效果往往又是矛盾的,密封性能好了,阻力增加,阻力减小了,密封性能相应会效果较差。
另外,现市场上的托辊多为钢质材料,重量较重,也间接地增大了运行阻力。因此对托辊的结构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性能、不会增大阻力的复合结构托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胆口密封装置具有以下构成:
该复合结构托辊,包括筒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筒体组件两边的两个含有轴承的轴承座以及与每个所述的轴承座的连接的密封组件;
所述的筒体组件包括筒体和沿着中心轴向贯穿所述的筒体以及所述的密封组件的轴,所述的筒体内部还设有支撑环;
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的轴承座紧配合的密封底座、与所述的密封底座间隙配合的密封外盖,所述的密封外盖的轴孔与所述的轴紧配合,所述的密封外盖的外侧面与所述的密封底座的内侧面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的密封空间中装配有密封隔环,所述的密封空间与所述的密封隔环形成迷宫密封结构。
较佳地,所述的密封底座外侧还设有清洁刮板。
较佳地,在所述的内侧面上设有半圆挡板。
较佳地,所述的密封空间中涂有锂基脂。
较佳地,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圆前端设有装配倒角,所述的支撑环的外圆后端设有止动台阶。
较佳地,所述的轴承为带有单侧密封盖的轴承。
较佳地,所述的密封底座上设有斜面。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的复合结构托辊,轴与密封外盖、筒体与含有轴承的轴承座及轴承座与密封底座之间通过紧配合装配,实现密封;密封底座与密封外盖之间为间隙配合,在二者之间的空隙内装有专用密封隔环,并在空间内涂抹适量的专用锂基脂,以阻止灰尘及水等的侵入,达到防尘防水的密封性能;另外密封外盖、密封底座及密封隔环之间的间隙配合,通过结构的合理处理,使其形成特殊的迷宫密封,提高了密封性能,阻力又不会因此而增大,十分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结构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底座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密封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复合结构托辊包括筒体组件、设置于筒体组件两边的两个含有轴承的轴承座3以及与每个轴承座3的连接的密封组件;
筒体组件包括筒体1和沿着中心轴向贯穿筒体1以及密封组件的轴8;轴外侧设有卡簧7。
密封组件包括与轴承座3紧配合的密封底座4、与密封底座4间隙配合的密封外盖5,密封外盖5的轴孔与轴8紧配合,密封外盖5的内侧面与密封底座4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中装配有密封隔环6,密封空间与密封隔环6沿着密封路线15形成迷宫密封结构。密封底座4、密封隔环6与密封外盖5三者由于之间的存在一定间隙,可轴向串动。密封空间中涂有锂基脂。当复合结构托辊正常工作高速旋转时,内部形成高压气流,油脂向外边缘移动,将密封隔环6与密封外盖5之间的间隙密闭,从而阻止灰尘及水等的侵入,达到防尘、防水的密封性能。
密封底座4外侧还设有清洁刮板10,为的是在源头阻止灰尘及水的进入,可用于刮灰、刮水,随着复合结构托辊的高速旋转,刮板将可能堆积或粘附在密封外盖5上的灰尘松动及污水刮除。加上密封底座4的特殊的斜面41角度控制,使松动的粉尘及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脱离托辊端面,有效的避免了污物堆积,减少污物进入托辊轴承腔内的机会,提高其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朔丰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朔丰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
- 下一篇:螺旋输送机联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