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屏柜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4902.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传相;陈益群;陈月锦;林瑞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5/04 | 分类号: | F16L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缆 孔洞 防火 封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屏柜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柜底电缆孔洞的封堵方式为:待电缆敷设结束后,用一块略大于电缆孔洞的耐火隔板在柜内覆盖于孔洞上,在耐火隔板中再挖去一些小孔便于电缆穿过,然后再用有机堵料对小孔进行封堵。此做法有两方面不足:耐火隔板位于柜体底板上方,电缆沟中着火时柜子底板将直接面对火源,屏柜底板通常采用薄钢材制成,容易在高温下软化导致火势蔓延至屏柜内;此封堵方法无法保证封堵严实,耐火隔板四周存在一定缝隙导致火势蔓延至柜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屏柜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结构,用于屏柜、开关柜、电气二次控制柜或户外端子箱底部电缆引上孔洞的封堵,为了防止柜子和端子箱下方的电缆沟或电缆夹层发生火灾时,火势向上蔓延导致柜内设备烧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屏柜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电缆孔洞底部的防火隔板,所述电缆孔洞设置在开关柜底部,所述防火隔板用若干个膨胀螺栓锁紧在电缆孔洞底部,所述防火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电缆,所述电缆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机防火堵料,所述有机防火堵料沿电缆轴向延伸敷设至与电缆孔洞上表面平齐,所述电缆孔洞其余空隙处填充有防火膨胀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防火堵料沿电缆径向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隔板面积大于开关柜底部面积,所述防火隔板的面积大于电缆孔洞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孔洞两侧的电缆侧壁上均涂覆有防火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孔洞面积大于或等于0.15m2时,所述防火隔板底部设置有作为横担加固的圆钢,所述圆钢焊接在膨胀螺栓上,所述圆钢直径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圆钢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所述防火涂料的干涂层厚度大于或等于1.2mm。
进一步的,防火封堵结构适用于开关柜柜底、保护屏、控制屏、直流屏、端子箱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柜底底板在电缆沟着火时与火源隔绝,支撑防火隔板的带防火涂料Φ10圆钢自身耐火性能优,确保封堵结构稳定;防火隔板和柜底之间采用防火膨胀模块,火灾时遇热膨胀,将充满孔洞之间的缝隙,避免火势蔓延;电缆周围的封堵材料为有机堵料,属于可长期保持泥状,方便将来电缆增加和更换;封堵出上下电缆外表涂防火涂料,避免火势沿电缆蔓延至柜子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防火膨胀模块,2-有机防火堵料,3-电缆,31-防火涂料,4-防火隔板,5-开关柜,6-膨胀螺栓,7-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屏柜电缆孔洞防火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电缆孔洞底部的防火隔板4,所述电缆孔洞设置在开关柜5底部,所述防火隔板4用若干个膨胀螺栓6锁紧在电缆孔洞底部,所述防火隔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电缆3,所述电缆3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机防火堵料2,所述有机防火堵料2沿电缆轴向延伸敷设至与电缆孔洞上表面平齐,所述电缆孔洞其余空隙处填充有防火膨胀模块1。
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防火堵料2沿电缆径向的厚度为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隔板4面积大于开关柜5底部面积。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火势沿电缆蔓延,所述电缆孔洞两侧的电缆3侧壁上均涂覆有防火涂料31。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强度和稳固性,所述电缆孔洞面积大于或等于0.15m2时,所述防火隔板4底部设置有作为横担加固的圆钢7,所述圆钢7焊接在膨胀螺栓6上,所述圆钢7直径为10mm。
本实施例中,为加强防火效果,所述圆钢7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所述防火涂料的干涂层厚度大于或等于1.2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