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型童车座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527.8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童车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型童车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儿童由于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身高臂长都会比成人变化显著,现有的童车为了适应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往往采用可调节高度的鞍座来使童车适合各阶段幼童的使用,但鞍座的上下高度的调整仅照顾到腿长的变化,没有考虑到幼童臂长的变化,鞍座与车把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型童车座椅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调整型童车座椅装置,包括鞍座、撑杆和弧形调整斜梁,所述弧形调节斜梁包括圆弧底板和位于所述圆弧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圆弧底板为自下而上向外拱起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整圆环的一部分;
所述撑杆固定于所述鞍座的底部,所述撑杆的下端面为与所述圆弧底板适配的弧面,所述撑杆的下端面与所述圆弧底板接触,能沿所述圆弧底板滑动,所述侧板限制所述撑杆向所述圆弧底板两侧移动;
所述侧板上具有多组限位安装孔,每组限位安装孔之间的间隔以能容纳所述撑杆为准,通过穿过相邻两组限位安装孔的螺栓将撑杆定位。
进一步,所述撑杆两侧均具有L型卡板,所述L型卡板卡于所述侧板上边沿。
进一步,所述弧形调整斜梁具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位于所述弧形调整斜梁后端。
进一步,所述后挡板上端具有水平罩板,所述水平罩板与所述后挡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水平罩板能在水平方向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鞍座上下调节的同时相对于车把的距离也能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幼童身高臂长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鞍座;2-撑杆;3-L型卡板;4-侧板;5-弧形调整斜梁;6-圆弧底板;7-后挡板;8-水平罩板;9-限位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调整型童车座椅装置,包括鞍座1、撑杆2和弧形调整斜梁5,弧形调节斜梁5包括圆弧底板6和位于圆弧底板6两侧的侧板4,圆弧底板6为自下而上向外拱起的圆弧面,圆弧面为整圆环的一部分;
撑杆2固定于鞍座1的底部,撑杆2的下端面为与圆弧底板6适配的弧面,撑杆2的下端面与圆弧底板6接触,能沿圆弧底板6滑动,侧板4限制撑杆2向圆弧底板6两侧移动;
侧板4上具有多组限位安装孔9,每组限位安装孔9之间的间隔以能容纳撑杆2为准,通过穿过相邻两组限位安装孔9的螺栓将撑杆2定位。
撑杆2两侧均具有L型卡板3,L型卡板3卡于侧板上边沿。L型卡板3的作用是避免撑杆2左右晃动,使鞍座1结构更加稳固。
弧形调整斜梁5具有后挡板7,后挡板7位于弧形调整斜梁5后端。后挡板7的作用使避免撑杆2从弧形调整斜梁5后端滑脱。
后挡板7上端具有水平罩板8,水平罩板8与后挡板7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水平罩板8能在水平方向内转动。水平罩板8上能安装遮阳罩(图中未示),遮阳罩即可以位于鞍座1上方用于遮挡骑行者也可以位于后车架上方用于遮挡后车架上的搭载物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三合顺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