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打气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202.X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汪先锋;游海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气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用打气泵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打气泵均设置在客车底盘上,但由于客车底盘离地面的高度低,进气气源中夹杂的灰尘非常多,这样使得打气泵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打气泵中内置的空气滤芯堵塞严重,不仅影响了打气泵的正常工作,而且还极大程度上缩短了空气滤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客车打气泵中内置的空气滤芯堵塞严重且使用寿命短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使用寿命长的客车用打气泵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用打气泵组件,包括设置在客车底盘上的打气泵本体、安装支架和设置在客车后仓内的外置空气滤芯器,且打气泵本体内设有内置空气滤芯器;
安装支架包括呈“几”字形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顶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支架本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
支架本体通过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的安装件与客车后仓的骨架相连,而外置空气滤芯器顶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且外置空气滤芯器位于另设的尾灯上方位置;
外置空气滤芯器与打气泵本体的进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客车用打气泵组件包括打气泵本体、安装支架和外置空气滤芯器,安装支架包括呈“几”字形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顶端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其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还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其中,支架本体通过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的安装件与客车后仓的骨架相连,而外置空气滤芯器顶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和第二安装孔中,且外置空气滤芯器位于另设的尾灯上方位置;该外置空气滤芯器与打气泵本体的进气口连通,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用打气泵组件结构简单,而且因为外置空气滤芯器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客车后仓内,且该外置空气滤芯器位于尾灯上方位置,这样的设计使得引气气源位置高,保证了进气气源的清洁度,从而避免了外置空气滤芯器和内置空气滤芯器被气源中的灰尘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所述客车用打气泵组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外置空气滤芯器通过波纹管与打气泵本体的进气口连通。波纹管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波纹管在压力、轴向力、横向力或弯矩作用下能产生位移,采用波纹管将外置空气滤芯器与打气泵本体的进气口连通,当进气气量大时,波纹管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对打气泵本体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外置空气滤芯器包括内滤芯体、外滤芯体、上端盖和下端盖;
内滤芯体同轴设置在外滤芯体内部,且内滤芯体和外滤芯体的顶端均卡设在上端盖内,而内滤芯体和外滤芯体的底端均卡设在下端盖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内滤芯体和外滤芯体,在原理上不但增长了滤芯过滤面的宽度,而且过滤由外层过滤稍大颗粒,进而转为内层过滤较小颗粒,实现真正的双重过滤,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更好地保护了客车的气缸。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内滤芯体包括管状内框架和金属内滤芯,且金属内滤芯包裹在管状内框架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内滤芯代替了滤纸式过滤网,大幅提高了过滤效果,并且相对于滤纸式过滤网而言,金属内滤芯更易清洗,还可反复使用,有助于延长所述客车用打气泵组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外滤芯包括管状外框架和筒状百叶窗式金属外滤芯,且筒状百叶窗式金属外滤芯包裹在管状外框架外表面。同上,外滤芯中采用筒状百叶窗式金属外滤芯,一方面提高了过滤效果,延长了所述客车用打气泵组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将金属外滤芯制作成筒状百叶窗式,更有利于其过滤大的粉尘颗粒。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客车用打气泵组件,该打气泵组件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客车用打气泵组件在客车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客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