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自动开关手机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011.3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6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遇献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开关 手机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手机充电的装置,尤其是可节省电能,且手机充电时自动接通电路,不充电时自动断开电路的带自动开关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手机充电器由绝缘外壳、电源插脚、壳内稳压电路、指示灯、外连导线和充电插头等部分构成,作为手机的配套装置,当手机没电时,可随时随地用之给手机充电,给人们正常使用手机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是,现今使用的各种手机充电器都没有设置开关,当手机充满电并将手机取下之后,人们往往懒得把充电器从电源插座上拔下,虽然此时充电器处于空载状态,但壳内稳压电路、指示灯仍在通电,也在消耗电能,时间久了,数量多了,累计消耗的电能也十分可观,因此,现今手机充电器于节能不利,实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今手机充电器由于没有开关,手机取下之后仍会在电源插座上消耗电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动开关手机充电器,该充电器在手机充电时能自动接通电路,手机取下之后能立即自动断开电路,即使长期留在电源插座上也不会消耗一点电能,给节能带来很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体由绝缘壳一、两只电源插脚、稳压电路、指示灯、充电导线、开关导线、充电插头、自动开关和绝缘壳二构成。两只电源插脚平行设置,固定安装在绝缘壳一上,一端外露,另一端伸入至绝缘壳一之内;稳压电器设置在绝级壳一内部;指示灯与稳压电路连接;充电插头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壳二内部,另一端外露;充电导线二根,连接在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充电插头之间;开关导线二根,连接在电源插脚与自动开关之间;自动开关由金属弹簧、金属活动键、静触头和动触头构成,其中金属弹簧、静触头设置在绝缘壳二的内部,金属活动键的一端设置在绝缘壳二内部,另一端露在外部,且该键与充电插头并排设置,并可在绝缘壳二上作进、出活动,金属活动键露在外部的长度比充电插头露出的长度短;在绝缘壳一内部,其中一只电源插脚与稳压电路连接,另一只电源插脚经其中一根开关导线与绝缘壳二内部的静触头连接;动触头固定在金属活动键在绝缘壳二内部的上表面右侧,该上表面左侧与金属弹簧的一端连接,金属弹簧的另一端经另一根开关导线与稳压电路连接。手机充电时,充电插头插入手机插口,与此同时机壳把金属活动键压下,自动开关内的金属弹簧被压缩,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则整个电路接通,指示灯亮,稳压电路工作,手机处于充电状态,当充电完毕,充电插头从手机上拔出,则自动开关内的金属弹簧放松,将活动键推开,使动触头脱离静触头,则整个电路断电,稳压电路、指示灯皆不工作,从而达到了充电器长期留在电源插座上不消耗电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机充电时,电路自动接通,充电插头从手机上拔出后,电路自动断开,充电器中的稳压电路和指示灯皆断电不工作,即使充电器长期留在电源插座上也不消耗电能,仅将自动开关与充电插头并排设置,且在自动开关内设置金属弹簧、活动键和动、静触头,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绝缘壳一,2.电源插脚,3.稳压电路,4.指示灯,5.充电导线,6.开关导线,7.充电插头,8.静触头,9.动触头,10.金属活动键,11.金属弹簧,12.绝缘壳二。
具体实施方案
在图中,电源插脚(2)固定安装在绝缘壳一(1)上,稳压电路(3)设置在绝缘壳一(1)内部、指示灯(4)与稳压电路(3)连接,充电插头(7)的一端固定在绝缘壳二(12)内部,另一端外露,充电导线(5)连接在稳压电路(3)与充电插头(7)之间,金属活动键(10)的一端设置在绝缘壳二(12)内部,另一端外露,且与充电插头(7)并排设置,在绝缘壳一(1)内部,其中一只电源插脚(2)与稳压电路(3)连接,另一只电源插脚(2)经一根开关导线(6)与静触头(8)连接,动触头(9)固定在金属活动键(10)的上表面右侧,该上表面左侧与金属弹簧(11)的一端连接,金属弹簧(11)的另一端经另一根开关导线(6)与稳压电路(3)连接。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金属活动键露出绝缘壳二的长度比充电插头露出的长度短3mm,自动开关断开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空间距离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遇献,未经陈遇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快速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婴儿热痱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