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1544.X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风;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风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6;A62B9/00;A62B1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罩 换型 自主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气与吸气分流的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该呼吸器是一种用于火灾中逃生的器材,属消防器材的一种。
背景技术
据统计,火灾致死的人数中约有80%以上是被有毒烟雾熏死的,只有不到20%是被直接烧死的。因此,如何防止被熏死是减少火灾死亡人数的重要措施之一。据了解消防主管部门已要求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配备防烟雾器材。但是,目前市场上供上述单位应用的防烟雾器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有害物质的过滤型呼吸器;另一种是化学制氧的自供氧呼吸器。以过滤型呼吸器用得最普遍。实践证明,这种过滤型呼吸器不能有效地防止被毒烟熏死,主要原因是过滤型呼吸器在浓烟滚滚、毒烟雾高度饱和的火灾现场,有限活性炭的吸附过滤作用很快被毒烟饱和,三几分钟内便失去滤除毒烟雾的作用。而化学氧呼吸器虽也有用超氧化物吸收CO2和放出O2供呼吸用,但是未能按反应特点,进行气体分流设计,只是一个盛有超氧化物的大气囊,呼气与吸气都在这一大气囊中,呼出的CO2要通过较慢的扩散作用,才能到达底部的反应区与超氧化物反应放出O2,部分CO2还未来得及扩散到底部又被吸入肺部。出于供氧与呼吸需要,常需要用氧烛提前产生氧气供氧。所谓氧烛就是一种可用于在缺氧环境中自救使用的通过加热氯酸钾(KClO3)或氯酸钠(NaClO3)产生氧气的装置。这种化学供氧呼吸器要附带KClO3或NaClO3制氧装置,体积较大,笨重,不便携带,成本和售价较高,不受用户欢迎,难于推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专门设计了一种可将呼气与吸气分流,让呼出气体先与超氧化物反应,吸收了呼出的CO2,并放出O2之后,再返回空气室,供吸气之用的呼气与吸气分流的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此新型设计的呼吸器克服了现有的简单气囊设计的缺点,无需用氧烛提前制氧。装置紧凑轻便,便于做成个人佩戴式逃生呼吸器,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呼气与吸气分流,可让呼出的气体先进入反应室,让超氧化物吸收呼出的CO2,同时释放出O2之后再供吸入之用的新型自主呼吸器,该新型自主呼吸器可确保呼出的CO2基本被吸收清除,吸入的空气有充足的氧气。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为呼气与吸气分流的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包含下列部件:在开口处嵌有过滤纱布层且带有视窗的开口面罩;可让呼气和吸气分流的空气室;可吸收CO2和放出O2的碳-氧交换反应室,反应室内分层放置有超氧化物;套住并固定反应室、使与空气室紧密接合的反应室连接套;引导呼出气流直达碳-氧交换反应室的呼气导管。
其中空气室的壳体内部、靠近人嘴一侧设置了带有三个单向阀阀片的隔板,隔板中央处的单向阀阀片只准气体流出,不准气体流入,两侧的两个单向阀只准气体流入,不准气体流出,中央单向阀的出口有与呼气导管连接的接口,空气室同时具有可与开口面罩与反应室连接套连接的上接口与下接口;
其中反应室是一个具有上室和下室的双层结构罐体,两层之间设置了一个特别结构的挡板,该隔板中央开有一个直径1-3cm圆孔,圆孔边沿焊接一个与圆孔直径相同且向上伸出罐体1~2cm的小圆管,圆孔周围的隔板上按同心圆方式钻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小孔,罐体最上端还有一盖子,盖子中央开有一可插入上述小圆管的圆孔,圆孔周围的盖子上也按同心圆方式钻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小孔;下室空间较小,主要供气体分配到各小孔用;上室按一层玻璃纤维布、一层超氧化物颗粒的顺序叠置足量的超氧化物,最上一层为玻璃纤维布,加盖压紧。
其中开口面罩的边沿形态与人面部的形态基本匹配,用缚带或松紧带与面部扎紧,可形成密闭体系,并且在它的开口处设有一个可与空气室紧密接合的接口,接口内沿设有一个卡位,将夹有多层过滤纱布的塑胶网片嵌入卡位,另外,开口面罩上与人眼对应部位开有镶嵌透明塑胶片的视窗。
其中反应室连接套是一个底部能放入反应室并将其固定,上口能与空气室(d)紧密接合的一个塑胶套。
其中呼气导管是一条连接空气室上部中央单向阀出口的接口与反应室中央小圆管的塑胶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风,未经徐国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15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翻转式照明装置的学习桌
- 下一篇: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水泵体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