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水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934.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镇西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滤芯。
背景技术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的水约占一个成年人体重的50%,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ml,其中大部分通过引水获得,由于现有的自来水中含氯、漂白粉、细菌等被适合直接饮用,瓶装矿泉水价格高,不适合作为日常生活用水使用,因此,一种结构简单、经济环保的净水滤芯成为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品质的重要设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饮用水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饮用水的安全卫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采用滤芯吸附、过滤方式的饮用水净化方法被广泛使用,但上述滤芯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的色度、浊度、微生物等轻微污染,结构复杂、净化效果不理想,并且滤芯上没有任何手持装置,将滤芯放入饮水机或从饮水机取出均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滤芯,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滤芯,它包括矿化器、活水装置、微孔过滤器和提手,所述矿化器的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通孔,矿化器内壁两相对位置分别固装有凸台,所述活水装置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矿化器的凸台上,所述微孔过滤器安装在矿化器上,所述微孔过滤器顶部相对位置分别固装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提手两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分别穿装在连接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本实用新型净水滤芯,微孔过滤器去除自来水中0.1um 以上的微粒和细菌,净化效果理想,过滤后的水流入矿化器,矿化器内的活水装置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产生大量负氧离子,使水成为弱碱性,电导率和溶解度大大提高,矿化器将水变成矿化水,矿化水含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饮,长期饮用矿化水可以补充正常饮食中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营养素,以达到改善人体营养状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上述设置,改变自来水的水质,使水质大幅提高,有益人体健康,满足消费者对水质越来越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在微孔过滤器顶部相对位置分别固装有凸耳,凸耳上设有连接孔,提手两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分别穿装在连接孔内,通过提手将滤芯放入饮水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矿化器 2、活水装置 3、微孔过滤器 4、提手 5、凸耳 11、通孔 12、凸台 51、连接孔 4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净水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矿化器1、活水装置2、微孔过滤器3和提手4,矿化器1的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通孔11,矿化器1内壁两相对位置分别固装有凸台12,活水装置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矿化器1的凸台12上,微孔过滤器3安装在矿化器1上,微孔过滤器1顶部相对位置分别固装有凸耳5,凸耳5上设有连接孔51,提手4两端设有连接柱41,连接柱41分别穿装在连接孔5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自来水流入进入微孔过滤装器3,微孔过滤器3去除自来水中 0.1um 以上的微粒和细菌,它有过滤精度高、过渡速度快、吸附少、无介质脱落、耐酸碱腐蚀、操作方便等优点,自来水经微孔过滤器3过滤后,从微孔过滤器3的侧壁和底部的微孔渗出,流入矿化器1内,首先过矿化器1内的活水装置2,活水装置2是无毒无味、无放射性的微电子陶瓷晶体,它能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使得大分子团水打散成人体细胞吸收的小分子团水,能够穿透细胞壁,把细胞内的毒素和废弃物排出,产生大量负离子,使水成为弱碱性,电导率和溶解度大大提高,然后经过矿化器1变成矿化水,矿化水含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饮,长期饮用矿化水可以补充正常饮食中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营养素,以达到改善人体营养状况,矿化水中含有锌、锶、锂、碘、钙、镁、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完全离子化,饮用后可被迅速吸收利用,又含有丰富的溶存氧。其清凉爽口,营养又卫生,弥补了纯净水的缺点,对促进少儿健康发育、增强儿童智力、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胆肾结石、骨质疏松、肠胃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是人类理想的保健型饮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镇西,未经李镇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