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罐可分离的吸氧超声给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34563.X | 申请日: | 2014-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泉;刘涛;董露;郭晓帆;孟宪栋;董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可分离 吸氧 超声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雾化罐可拆解分离的吸氧超声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和超声雾化给药治疗广泛用于医疗,目前吸氧兼有超声雾化给药的装置(如一种多功能吸氧湿化给药器ZL-200920149136.3)用于盛装药物和雾化的腔体与整机为往往一体设计,由于整机结构复杂并且含有电器件难于实现彻底清洗消毒。在医院不同病人重复交叉使用情况下难免病菌污染并通过吸入传染疾病,同时各类药物在雾化腔内残留易发生致敏患者的不良反应。使用时最有可能被病菌污染和药物残留的雾化罐部分如能拆卸,分离后可单独清洗消毒或一次性使用将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罐可拆解分离的吸氧超声给药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在雾化器壳体内置入一个可分离的单独雾化罐用于替代原有与壳体一体化的雾化腔,药物的雾化及输出均发生于该雾化罐内,该雾化罐与雾化器壳体适配,置入其中可发挥原雾化器壳体中的雾化腔功效,取出后由于体积小、结构简洁、无需防水便于清洗消毒。制作成本较低,也可以单独一次性使用。由于雾化罐部分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或一次性使用,防止了药物残留可能造成的隐患;同时,治疗过程中与人体吸入气体有接触的雾化罐部分可实现灭菌,消除了病菌污染交叉感染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传统雾化器难于清洗消毒的缺陷,使用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叙述:
附图说明
图1现吸氧超声给药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中:1、壳体 2、雾化腔 3、电器组件 4、上盖 5、外壳 6、U型卡槽 7、雾化罐 8、进氧口 9、导氧杆 10、出氧嘴 11、氧气吸入器 12、上盖螺孔
具体实施方案
图1为现吸氧超声给药装置示意图:雾化腔(2)、电器组件(3)和壳体(1)为一体结构,难于对整机或单独对雾化腔(2)进行清洗消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由上盖(4)、外壳(5)、电器组件(3)和可分离雾化罐(7)组成。外壳(5)与上盖(4)可以旋上旋下分离,将雾化罐(7)上出氧嘴(10)对准外壳(5)上沿U型卡槽(6)可置入或取出雾化罐(7);对应上盖螺孔(12)雾化罐(7)顶部设进氧口(8),侧面设出氧嘴(10),出氧嘴(10)从U型卡槽(6)凸出便于外接输出氧气的管路;自进氧口(8)延伸雾化罐(7)内设导氧杆(9);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的电器组件(3)安装于外壳(5)底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用通用连接螺栓可将上盖(4)安装固定于氧气吸入器(11)上,此后每次使用只需将放入雾化罐(7)的外壳(5)旋拧于上盖(4)上即完成安装操作。当在雾化罐(7)内加入药液并开启氧气和电源时,电器组件(3)发送超声波使雾化罐(7)药液雾化,氧气吸入器(11)输入氧气如箭头示自进氧口(8)进入雾化罐(7)将携带雾化药液颗粒从出氧嘴(10)释出完成雾化给药过程,加装导氧杆(9)可使氧气在雾化罐(7)内充分循环提高与雾化药液混合效率。由于药液的储存、雾化和氧气循环只接触雾化罐(7),只需清洗消毒或更换雾化罐(7)就可避免病菌污染和药物残留,上述设计可有效克服现有吸氧和超声雾化给药装置雾化腔部分不能拆卸的一系列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4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范围广的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护手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