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钳夹的剪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2914.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3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尧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成园艺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3/00 | 分类号: | B26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福***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钳夹 剪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附钳夹的剪刀。
背景技术
参阅中国台湾申请第81202625号《附钳夹之剪刀改良结构》专利前案,其特别为限制剪刀张开时开口大小的控制定位及其闭合时的锁定位结构的改良,同时阐明附钳夹的剪刀亦得仅单边作动而获致其功效,其中剪刀口开合定位是由一只扣环其一端结合在剪刀的弹簧圈上,另端嵌入刀柄的一长孔中,随着剪刀开合时弹簧位置的高低变化,扣环随着被连动的长孔中上、下滑移,即可藉扣环在长孔中设有可卡持的部位以限制剪刀口的开合位置,并可锁定。然而,该附钳夹的剪刀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下述须立即改善的缺陷,同时参阅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申请第81202625号《附钳夹之剪刀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其一、由于用以串套枢接该握把11夹板部111、两刀板12、13、及活动钳夹板14的轴15,其轴部151呈圆柱状,且当该轴15的轴部151穿置该活动钳夹板14的长孔141、刀板13的轴孔131、另一刀板12的轴孔121、及夹板部111的轴孔112后,仅藉由一弹簧垫圈16搭配一环片17套固在该轴15的轴部151,因此,使各该握把11夹板部111、两刀板12、13、及活动钳夹板14之间无法进行相互贴靠方向上松紧度的调整,也因此,会发生该刀板12的刃部122与另一刀板13的刃部132间因组装或制造的公差造成两者间间距过大或过小时,将使得该附钳夹的剪刀失去剪物的功能。
其二、同样由于用以串套枢接该握把11夹板部111、两刀板12、13、及活动钳夹板14的轴15,其轴部151呈圆柱状,因此,在进行该附钳夹的剪刀的使用时,该握把11夹板部111、两刀板12、13、及活动钳夹板14并不会与该轴15、弹簧垫圈16及环片17同动,也因此影响到该弹簧垫圈16及环片17与该握把11夹板部111结合的稳定性,在反复操作时,容易因该弹簧垫圈16与该握把11夹板部111反复摩擦而造成脱离情事发生,凸显出结合稳定性不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附钳夹的剪刀,其主要让第一、二剪刀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以保持该附钳夹的剪刀可进行剪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附钳夹的剪刀,其主要增加该附钳夹的剪刀结合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附钳夹的剪刀,包含:一第一剪刀板,具有一第一刃部、一第一剪柄部、及一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具有一第一孔平面;一第二剪刀板,靠抵在该第一剪刀板的一侧,并具有一相对于该第一刃部闭合或张开的第二刃部、一第二柄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该第二轴孔具有一与该第一孔平面对齐的第二孔平面;一第一钳夹板,靠抵在该第二剪刀板一侧,并具有一第一钳部、一第一钳柄部、及一对应该第二轴孔的长条孔;一第二钳夹板,靠抵在该第一钳夹板一侧,并具有一相对于该第一钳部闭合或张开的第二钳部、一第二钳柄部、及一对应该长条孔的枢孔;一轴销,具有一靠抵在该第二钳夹板枢孔外的头部、一连接该头部且穿置于该枢孔、长条孔、第二轴孔、及第一轴孔的身部、一设在该身部且靠抵在该第一、二孔平面的限位平面、及一连接该身部且位于该第一轴孔内外的螺纹部,且该身部的长度小于该枢孔深度加上该长条孔深度、第二轴孔深度及第一轴孔深度的总和;一调整单元,具有一能够调整地螺设在该螺纹部的调整部、及一靠抵在该第一剪刀板第一轴孔外的压抵部;一第一握柄,具有二分别供该第一剪刀板第一剪柄部及第一钳夹板第一钳柄部嵌设的嵌槽;一第二握柄,相对于该第一握柄,并具有二分别供该第二剪刀板第二剪柄部及第二钳夹板第二钳柄部嵌设的嵌槽。
较佳地,该第一钳夹板更具有一第一凸部,该第二钳夹板更具有一对应该第一凸部的第二凸部,且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具有一套置于该第一凸部的第一端部、及一反向于该第一端部且套置于该第二凸部的第二端部,使该附钳夹的剪刀在常态下,该第一剪刀板的第一刃部与第二剪刀板的第二刃部呈张开状态、以及该第一钳夹板的第一钳部与第二钳夹板的第二钳部呈张开状态。
较佳地,该调整单元的调整部为一螺帽、该压抵部为一被该螺帽压抵的垫片。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申请第81202625号《附钳夹之剪刀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显示附钳夹的剪刀呈闭合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显示附钳夹的剪刀呈开启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成园艺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成园艺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泵和/或电机检修用车
- 下一篇:一种乳胶海绵修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