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场空心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2555.1 | 申请日: | 2014-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欣言;解思聪;高霄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兴化中学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场 空心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砖块,具体涉及一种广场空心砖。
背景技术
目前广场砖多采用实心结构,存在下列不足:首先是下雨时,雨水不能立即排走,容易在广场上留下积水;其次,欲排出广场积水,必须设计施工专门的排水通道,这样即增加了人力成本,又影响了广场地面的美观,以上的问题均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广场空心砖,该广场空心砖集广场砖与排水孔为一体,解决了快速排除广场积水的问题,且无需在表面再设计施工专用排水通道,且具有防堵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广场空心砖包括砖体,进、排水孔,表面水槽,凹形口,内部支圆孔,内部总圆孔;所述砖体为六边形,表面包含凹形的表面水槽,四周相通,且能通过凹形口将雨水流入进排水孔中;所述进排水孔连通内部支圆孔,所述六个内部支圆孔连通砖体中间的内部总圆孔。
所述凹形口设计成上窄下宽,保证尘土不会留在凹形口的进口处而掉不下去,如果两块以上的砖体,拼接在一起,两处凹形口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下水口,且形成上窄下宽的柱体结构的下水通道。
所述砖体的内部中心处设计的内部总圆孔,为圆柱形状,圆柱下表面与砖体下表面相平,便于排出的雨水流入部分广场下水暗道中,广场上表面无需设计专用下水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广场砖解决了广场砖和下水通道相结合的问题,由于采用空心结构,节约了砖体原材料及购砖成本,且如果有一孔堵塞,由于内部总、支孔六面相通,可从其它五个孔进、排水,因此本发明能有效防止堵塞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中:1-砖体,2-进、排水孔,3-表面水槽,4-凹形口,5-内部支圆孔,6-内部总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广场空心砖,包括砖体1,进、排水孔2,表面水槽3,凹形口4,内部支圆孔5,内部总圆孔6;所述砖体1为六边形,表面设计成凹形的表面水槽3,四周相连通,且能通过凹形口4将雨水流入进排水孔2中;所述进排水孔2连通内部支圆孔5,所述六个内部支圆孔5连通砖体1中间的内部总圆孔6。
所述凹形口4设计成上窄下宽,保证尘土不会留在凹形口4的进口处而掉不下去,如果两块以上的砖体1,拼接在一起,两处凹形口4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下水口,且形成上窄下宽的柱体结构的下水通道。
所述砖体1的内部中心处设计的内部总圆孔6,为圆柱形状,圆柱下表面与砖体下表面相平,便于排出的雨水流入部分广场下水暗道中,广场上表面无需设计专用下水道,增加了表面美观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广场砖和下水通道相结合的问题,由于采用空心结构,节约了砖体原材料及购砖成本,如果有一孔堵塞,由于内部总、支孔六面相通,可从其它五个孔进、排水,因此本发明能有效防止堵塞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兴化中学,未经江苏省兴化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