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井下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2000.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宗伟;李忠;吴瑞;高文海;高树军;王伟;王锦波;辛学亭;范佃胜;关铁汉;高建;伍超;肖志强;罗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3/00;A62B11/00;A62B23/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救生 空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舱用气体过滤降温系统,属于煤矿、非煤矿救生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救生舱用为气动空气循环蓄冰制冷冰柜,在柜体内设有制冷风道,制冷风道的两端位于柜体外,在柜体内位于制冷风道四周区域为蓄冰腔,通过柜体内的导热板传递蓄冰区的低温温度为流经过的空气降温。由于使用冰做空气冷却,加大了循环空气的湿度,同时消耗制冷剂,而需要大量消耗干燥剂与制冷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蓄冰制冷需要动力源与额外的制冷剂产生的弊端,提供一种利用低温液态二氧化碳释放气化升温产生的温差来作为冷却源与动力源,为救生舱提供空气循环动力与降低舱内温度的制冷源的矿用井下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矿用井下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进气口液态二氧化碳气管连接,汇流排出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气马达风扇进气口连接,气马达风扇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连接至救生舱体外,所述进气管路上至少设置一组冷却盘管。
进一步:气马达风扇的通风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的壳体内放置有CO、CO2吸附剂。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制冷剂进行化学反应制冰,本实用新型采用易于在舱内贮存、且消耗后易于观查并补充的液态二氧化碳气瓶,直接用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升温的温差,产生动力带动气马达为救生舱提供空气循环动力与降低舱内温度的制冷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不需增加额外动力系统利用低温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对舱内空气降温并产生动力代替动力源。
第二,本实用新型优点:保证在封闭的救生舱内形成自动循环,调节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并净化舱内的空气质量,形成适宜呼吸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汇流排2进气口液态二氧化碳1气管连接,汇流排2出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气马达风扇4进气口连接,气马达风扇4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连接至救生舱体外,所述进气管路上安装两组冷却盘管3,低温二氧化碳流经冷却盘管3对舱内空气中水分起降温除湿作用。
为使空气更加干净,在所述气马达风扇4的通风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的壳体内放置有CO、CO2吸附剂、除湿剂。
具体使用方法:液态二氧化碳1从气瓶内流出,经汇流排2汇流后进入冷却盘管3,为流经冷却盘管3的舱内气体进行热量置换后,使舱内空气降温除湿,流出后再经气马达风扇4带动风扇促使舱内空气循环,气马达风扇4的运转动力由低温的液态二氧化碳1气化提供,舱内空气流经过滤装置5,通过过滤装置5内存放置的CO、CO2吸附剂、除湿剂使气体过滤,并形成符合标准适合呼吸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设置二氧化碳从气瓶数量,液态二氧化碳1进气管上接入至少一组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发动机
- 下一篇:裸眼水平井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分段完井压裂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