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012.8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葛;任文韬;苏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88/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接入 多种 通讯设备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终端,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系统行业的发展以及价格越来越亲民化,导致民众接受度不断提高,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里。伴随Bluetooth(蓝牙)通讯协议在掌上智能设备端的普及,各种Blue Tooth可穿戴设备,在市场表现上比较活跃,包括:智能手环、智能项圈、智能衣物、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等。但这些设备通过Bluetooth与手持设备实现连接,但现阶段仅能实现一个掌上设备接一个智能Bluetooth设备,无法实现同时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Bluetooth设备。例如,在运动时,想要一边听蓝牙耳机播放的音乐,一边用智能手环监测身体状态,现在还办不到。此外,不仅仅是Bluetooth设备,IR(英文名称Infrared Radiation的缩写,红外线)、Zigbee等通讯模式的设备若也能同时接入到手持设备上实现一对多的控制模式,便符合时下流行的智能家居理念,并可以催生出各种硬件设备联动的可能。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使用户能简便、快速与多种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电路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使用户能简便、快速与多种不同通信方式的通 信设备建立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设备和与手持设备进行双向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外部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主控芯片相接的红外信号收发电路、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WIFI无线通信模块、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按键电路,所述外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按键电路相接的输入键盘;所述外部壳体上设置有与主控芯片相接的USB接口和RJ-45接口;所述主控芯片与手持设备进行双向通信;所述红外信号收发电路与主控芯片的I/O端口相接,所述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与主控芯片之间均通过串口进行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为芯片S3C6410X;所述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WIFI无线通信模块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数量均为多个。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手持设备与主控芯片之间通过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WIFI无线通信模块或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双向通信。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芯片CC2530,所述芯片CC2530的第17和18引脚分别与芯片S3C6410X的RXD和TXD引脚相接。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蓝牙无线通信模块为HC-05蓝牙串口通讯模块。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手持设备为智能手机。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红外信号收发电路包括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和红外信号接收电路;
所述红外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D15和三极管Q12,三极管Q12的基极经电阻R29后接主控芯片,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且其集 电极接红外发射二极管D15的阴极,红外发射二极管D15的阳极经电阻R26后接VCC电源端;
所述红外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二极管D16和三极管Q11,红外接收二极管D16的阳极接三极管Q11的基极,红外接收二极管D16的阴极接VCC电源端,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经电阻R27后接VCC电源端且其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接主控芯片。
上述一种可同时接入多种通讯设备的通信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还设置有与主控芯片相接的SDRAM存储器和FLASH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掌握主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0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纺布冲模机冲模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纵切机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