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加氢汽提气和分馏气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9523.6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生;李宁;王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70/06 | 分类号: | C10G70/06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2573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加氢 汽提气 分馏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加氢装置的废气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汽油加氢装置领域中产生的汽提气和分馏气回收再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加氢装置是为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焦化汽油中杂质含量而对汽油中硫、氮等杂质进行脱除的工艺。该工艺过程中,分馏塔的塔顶气相经冷却后进入塔顶回流罐气液分离,气体排入燃料气管网或火炬;汽提塔塔顶物料经塔顶空冷器和水冷器冷却后进入汽提塔回流罐进行气液分离。回流罐顶气体含有少量 H2S和 NH3 直接排进火炬系统烧掉。
经过分馏塔分离过程中塔顶出来的气体,现有技术是将该部分气体直接排进燃料气管网或火炬烧掉,但该部分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烃类物质,若不对其进行回收会造成烃类资源的浪费和装置的加工损失;经过汽提塔分离过程中塔顶出来的气体,现有技术将该部分气体直接放火炬烧掉,但该部分气体中含有大量氢气,若不对其进行回收会造成氢气资源的浪费,还会给环保治理带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回收效率高的汽油加氢装置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汽油加氢分馏塔及其塔顶回流罐、汽油加氢汽提塔及其塔顶回流罐、燃料气阀门、燃料气管网、放火炬阀门和火炬;其中所述的汽油加氢分馏塔顶部连接分馏塔塔顶回流罐,汽油加氢分馏塔以及分馏塔塔顶回流罐的排气管线均通过燃料气阀门及管线与燃料气管网连接和/或通过放火炬阀门及管线与火炬连接,所述的汽油加氢汽提塔顶部连接气提塔塔顶回流罐,气提塔塔顶回流罐通过放火炬阀门及管线连接火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装置还包括焦化装置,所述的焦化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分馏塔塔顶油气分离罐、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富气压缩机、富气分离罐、吸收塔以及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干气分液罐、干气脱硫塔;所述汽油加氢分馏塔、分馏塔塔顶回流罐的排气管线上均设有第一分支管线及阀门连接所述的分馏塔塔顶油气分离罐;所述的气提塔塔顶回流罐与火炬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设有第二分支管线及阀门连接所述的干气分液罐。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分馏塔塔顶油气分离罐上连接焦化分馏塔塔顶油气管线,所述的第一分支管线与焦化分馏塔塔顶油气管线并接。
所述汽油加氢分馏塔与分馏塔塔顶回流罐的排气管线并接后与燃料气管网和/或火炬连接,所述并接后的管线上设有第一分支管线及阀门连接分馏塔塔顶油气分离罐。
所述的吸收塔顶部设有焦化石脑油进料管线;即用焦化石脑油做吸收剂,用于脱出富气中所携带的C3、C4组份的装置,在吸收塔中,焦化石脑油自上而下进入,富气从塔底进入,两者通过逆流接触,石脑油对气中所携带的C3、C4组份进行吸收,塔顶出来净化后干气,去制氢装置作原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回收汽油加氢装置产生的废气中的烃类组份,同时净化干气送去制氢装置作为制氢装置的原料,具有回收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以及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油加氢分馏塔、2-分馏塔塔顶回流罐、3-调节阀门、4-燃料气阀门、5-燃料气管网、6-放火炬阀门、7-火炬、8-汽油加氢汽提塔、9-汽提塔塔顶回流罐、10-汽提气阀门、11-汽提气放空阀门、12-第一阀门、13-焦化分馏塔顶油气管线、14-分馏塔顶油气分离罐、15-压缩机入口分液罐、16-富气压缩机、17-富气分离罐、18-吸收塔、19-净化干气去制氢装置、20-第二阀门、21-干气分液罐、22-干气脱硫塔、23- 汽油加氢加热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汽油加氢汽提气和分馏气回收装置,包括汽油加氢分馏塔1、分馏塔塔顶回流罐2、调节阀门3、燃料气阀门4、燃料气管网5、放火炬阀门6、火炬7、汽油加氢汽提塔8、汽提塔塔顶回流罐9、汽提气阀门10、放空阀门11和焦化装置(方框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鱼箱
- 下一篇:一种异形培林式抛线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