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碳混氢式发电充电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328730.X 申请日: 2014-06-19
公开(公告)号: CN203967763U 公开(公告)日: 2014-11-26
发明(设计)人: 窦观一 申请(专利权)人: 窦观一
主分类号: H02J3/38 分类号: H02J3/38
代理公司: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代理人: 葛雷
地址: 22600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低碳混氢式 发电 充电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充电装置,是一种低碳混氢式发电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据2011年05月23日中国经济网《奥迪发布开创性e-gas项目》报道:随着政府大力推动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一轮电动车的热潮。但业内专家指出,中国70%的电力来自煤炭,因此,电动车非但不能实现真正的零排放,反而是将“污染前移”。奥迪最新的e-gas项目在“全产业链零排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奥迪只是通过“合成天然气”解决了内燃机汽车的碳排放问题,并没有解决煤炭发电污染和电动车的高碳型充电电源的问题。

氢是零碳能源,是解决煤炭污染和高碳电动车的最好途径之一。为此,在2011年的第400次香山会议上,由政府决定,专家提出了建设中国氢能高速公路的动议。然而,时至今日,由于没有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仍没有解决煤炭发电污染和高碳型电动车的问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配置好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碳非化石能源资源。是解决煤炭发电污染和高碳型电动车问题的关键。

《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说:“德国宣布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战略,用氢气或其它方式储存,加上零排放交通方式,将会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使德国成为新一轮革命的领头羊。”然而,为追求“零排放”德国能源转型走进了“合成天然气”的误区。德国太阳能和氢研究中心运营着能源转型的核心项目-电力变燃气(P2G)实验工厂,但成本较高。德国投资达1万亿欧元的能源转型计划,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得不到“调峰”陷入“困境”。据2013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德国2010年启动,为解决风能和太阳能间歇性问题的“能源转型计划”陷入了困境。以奥迪为例:2011年奥迪发布了e-gas计划,奥迪-A3 TCNG将成为推动计划最终实施的基石。奥迪还将建一个利用风能的“垃圾电”生产氢气的工厂,氢气投放燃料电池车中使用或与CO2反应得到甲烷(合成天然气或e-gas)供汽车使用。奥迪还将根据TFSI内燃机打造一款天然气发动机汽车。

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表示:实现碳中和就是我们的目标。2013年,奥迪在韦尔特的P2G-工厂每年可生产1000吨甲烷,同时推出天然气驱动的A3轿车。在此过程中会消耗掉2800吨二氧化碳。该设施每天生产4000立方米甲烷,能为1500辆汽车提供燃料。事实上,德国的电动车非常先进,比如大众的“高尔夫”;奔驰的“SLS AMG”和“smart”电动车;宝马的“迷你E”和“Active E”;奥迪的A1 e-tron。电动车通过一个增程装置对蓄电池重新充电;可使行驶里程再增加200公里,其平均耗油量仅为1.9L/100km,二氧化碳排量低至45g/km。奥迪A1电动车虽然增程后不是“零碳型”但却是一个“低碳型”。

然而,德国政府认为:推广天然气汽车,将有助于降低来自交通运输部门的碳排放。到2020年,德国虽然有100万辆电动车上路,但专家认为不切实际。燃气车和其它类似的混合动力反而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因为消费者在耗尽天然气而附近又没有加气站时,能够转换成普通燃料模式。而电池驱动的汽车在耗尽电量时,就不能这么选择。(见2013年6月号《环球科学》,“德国豪赌新能源”第69页)

目前,每度风电上网电价是0.50元,秸秆发电不低于0.75元。也就是说,只要风电制氢加上损耗等,成本不大于0.25元,秸秆气混氢发电就不会亏本!我们如能吸取德国没有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教训,不再追求零碳发展,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中国的新能源和汽车产业活力将会竞相迸发。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站”,清华大学核研院正在开展“太阳氢”、“风氢”研究,数据显示,直接使用风电场的“垃圾电”,将使制氢成本极低;为此,专家建议科技部在北京或河北周边建立“风氢调峰电站”。如果我们发展一个“秸秆+风氢”的发电充电两用调峰电站,将会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观一,未经窦观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8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