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媒填充泵的液位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5246.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康;张成礼;曾荣;温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媒 填充 液位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热媒填充泵的液位计装置。
背景技术
热媒是指传递热量的媒介物质,现在普遍采用的热水、蒸汽,空气作为热媒。但在很多时候也采用矿物油作为传递热量的媒介物质,矿物油适用于间接加热系统,其中轻级及603含大量芳香烃, 能容纳油中裂解成份,以减少它们在接热表面形成积垢。热媒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泵体,从而为加工反应设备不断供热。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常用矿物油作为传递热量的媒介物质,为了了解热媒储存罐中的热媒储存量,往往会在填充泵与储存罐的管道上连接一个液位计,但每当启动填充泵时,热油容易从液位计中外漏,外漏的热油沿着液位计滴落到地面上,不单浪费了矿物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热媒填充泵的液位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填充泵相连通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下方设置有热媒油回收盒,工作时,所述液位计外漏的热媒油滴落在所述热媒油回收盒内。
所述热媒油回收盒内的底面设为倾斜。
所述热媒油回收盒内的底面最低处设有集油槽。
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油口。
所述出油口处连接有与所述液位计上端相连通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微型泵体。
所述液位计下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体。
所述液位计上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回收装置的设计,包括与填充泵相连通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下方设置有热媒油回收盒,工作时,所述液位计外漏的热媒油滴落在所述热媒油回收盒内,所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既不会使热油滴落在地面上,同时还能回收外漏的热油,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另外,由于所述热媒油回收盒内的底面设为倾斜,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地收集漏油,大大提高了回收的效率。
同时,由于所述液位计下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体,从而使液位计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填充泵相连通的液位计1,所述液位计1下方设置有热媒油回收盒2,工作时,所述液位计1外漏的热媒油滴落在所述热媒油回收盒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媒油回收盒2内的底面设为倾斜,从而有利于收集热媒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媒油回收盒2内的底面最低处设有集油槽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槽3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油口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4处连接有与所述液位计1上端相连通的输送管道5,所述输送管道5上设置有微型泵体6,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微型泵体6可以热媒油输送至所述液位计1中,从而达到了回收,降低了成本,又不会污染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计1下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油管7,所述排油管7上设置有阀体8,更换所述液位计1时,可以将所述阀体8打开,从而使所述液位计1内的热媒油流出,从而降低了更换的难度,加快了更换效率。
所述液位计1上设置有刻度9,所述刻度9能让工作人员及时直观地了解液位情况。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热媒填充泵的液位计装置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5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