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中间隔板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1472.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戎恒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全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6 | 分类号: | F16L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中间 隔板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中间隔板密封件,属于散热器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换热器属于冷热气流互不接触的表面式换热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很高的传热速率,因此,在粮油的低温废热回收利用工艺上得到了使用。
由于粮油加工的特殊性,送回风系统有较高的风压,使其对于冷热流体之间的密封要求非常高。根据国家标准,高效换热器是允许有一定的漏风系数,因此在原有的中间隔板密封结构件上存在漏风问题,但该种结构的中间在粮油低温废热回收利用工艺上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换热器隔板密封件上存在漏风问题不适用于换热器在低温废热回收利用工艺上的应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更好适用于低温废热回收工艺的中间隔板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中间隔板密封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具有一通孔,基管穿过所述隔板的通孔由中间套管固定在隔板上,所述通孔外边缘设置有密封槽,所述中间套管的末端采用螺母固定,所述中间套管的首端和隔板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设置于密封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O形密封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套管的首端边缘设置有若干凹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连接和安装,能够保证设备运行时的安全密封,防止两边气体的串流,腐蚀,O形密封圈的使用,有效防止热流体向冷流体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套管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螺母1、隔板2、O形密封圈3、中间套管4、基管5、通孔6、密封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换热器中间隔板密封件,包括隔板2,所述隔板2中部具有一通孔6,基管5穿过所述隔板3的通孔由中间套管4固定在隔板2上,所述通孔6外边缘设置有密封槽7,中间套管4的首端和隔板2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3,O形密封圈3设置于密封槽7上,O形密封圈3采用丁型橡胶材料制成,隔板2与O形密封圈3相接触的面加工为粗糙面,中间套管4的末端采用螺母1固定,中间套管4的首端边缘处设置有4个凹形卡槽,凹形卡槽的设置便于中间套管4的固定。
将换热器中间隔板密封件安装于设备中,在设备运行时,隔板2两侧一侧通过热流体,一侧通过冷流体,由于存在压差,故热流体会通过隔板缝隙向冷流体渗漏,由于隔板2上粗糙面加上中间套管4和螺母1产生的紧固力,使得O形密封圈3能够和隔板2牢牢紧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效的防止热流体向冷流体方向渗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全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全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1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辅助的电镀盐水雾化蒸发装置
- 下一篇:处理火电厂脱硫废水蒸干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