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虾菜共生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8003.5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葉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葉伟欣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菜共生设备,尤指一种成虾槽其内设置有网架,网架格栅上的栅网分层设置,以构成提供成虾栖息的立体空间;育苗槽其内设有植栽支架、虾苗栖息装置、溢流防逃装置,植栽支架上可放置植栽容器,虾苗栖息装置提供虾苗生息于其间,溢流防逃装置可控制育苗槽内的水位,以保持植栽容器浸泡于水;过滤槽内设置有分流筛滤装置及水草土、生化棉及底部设置有导流水管,以将虾排泄的氨、氮及营养盐由微生物分解及硝化作用转化成植栽水耕的蔬菜所需养分,以获最佳的循环共生成效。
背景技术
按,市面上的土耕蔬菜大都有残留农药的问题,或者是水源或土壤受污染等问题,若没喷洒农药则有病虫害,进而水耕植物逐渐取代土耕植物,水耕植物是一种不需土壤种植的植物,是利用培养液供给生长所需的物质。
相较于土耕植物,水耕植物可产生更多量的负离子、芬多精及氧气,且较为不易发生病虫害、菌类污染等灾害。但水耕植物需使用大量的水来种植,而种植过程的水大部分都流失掉没用,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为使水耕蔬菜长的好,大都会另外于水中加入肥料,在种植时也增加成本,且肥料的品质良莠不齐,有些更使用化学肥料,使消费者无法得知到底所购买的是否为无毒的蔬菜。
而对养虾业者而言,养虾的废水中含丰富的氨、氮及营养盐,这些水如未经处理径自排入环境中,则势必造成污染,除非再予废水处理,惟如此一来则相对徒增其养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缘此,现行水耕蔬菜水资源的浪费及化学肥料,与虾类养殖所存废水处理徒增成本的问题,实为应用上的一重大限制,仍是当前有待解决克服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虾菜共生设备,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虾菜共生设备,包含有成虾槽、育苗槽、过滤槽、抽水马达、输水管、输水支管与排水管,其特征在于:
该育苗槽内设有植栽支架、植栽容器、虾苗栖息装置及溢流防逃装置,该植栽容器放置于植栽支架,植栽容器内是水耕蔬菜,植栽容器下方设置有该虾苗栖息装置,该虾苗栖息装置能够提供虾苗生息,该育苗槽内部适当位置处设置有该溢流防逃装置,该溢流防逃装置用于保持植栽容器浸泡于水的水位及防止虾苗逃脱;该育苗槽由接于该抽水马达的输水管的输水支管供水,该育苗槽下方的出水接头接于该排水管;
该成虾槽内沉置有网架,网架由网架格栅搭接构成,该成虾槽由接于该抽水马达的输水管的输水支管供水,而该成虾槽下方的出水接头接于该排水管;
该过滤槽内设置有分流筛滤装置、水草土、生化棉、隔离框架以及导流水管,其中该排水管的排水口设于该分流筛滤装置上;该隔离框架上设有该生化棉,该生化棉上设有该水草土;该过滤槽底部设置有该导流水管;该过滤槽由该排水管经该排水口将水排入该分流筛滤装置,经水草土、生化棉、导流水管、以及该过滤槽下方的出水接头接于该输水管,再凭借该输水管将过滤槽处理的水送入抽水马达。
其中:该育苗槽设有一溢流防逃装置,该溢流防逃装置设有溢流防逃栅网。
其中:该育苗槽所设的虾苗栖息装置呈矩形长条状,并具有复数个虾苗栖息空间。
其中:该虾苗栖息装置设有配重,以令虾苗栖息装置保持沉置于育苗槽底部。
其中:该育苗槽上方处设置有光源设备。
其中:该网架的网架格栅上设有栅网以及栅网分层设置,以构成提供成虾栖息的空间。
其中:该过滤槽底部呈锥形,并设有一底部清理结构。
其中:该导流水管上布设有复数个导流孔。
其中:该分流筛滤装置由筛网、分流盘、以及比该筛网更细目的细格筛网组构而成。
其中:该育苗槽外设一可拆卸装置,让育苗槽能够独立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主要不仅能进行水耕植物或蔬菜的栽种,且能于水槽中养殖虾类,尤其是淡水龙虾,学名为红螯虾,其成长快、生长期短最适养殖,共生设备利用水循环令虾类的排泄物及食物残渣,供给所栽种的水耕植物或蔬菜成长所需养份,同时结合水耕与养殖的需求,且蔬菜与虾苗两者生长期也均同为1个月,以获最佳的共生成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循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育苗槽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溢流防逃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葉伟欣,未经葉伟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8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