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7303.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E04C1/40;E04C1/41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生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
背景技术
采用建筑垃圾粉碎后的再生骨料生产的再生砖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城市楼房建设中广泛使用。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砖基本为长方体结构,主要应用于以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为主体的高层建筑的墙面砌筑。而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农村自建房建造中,由于房屋的主体为砖混结构,其房屋主体是用砖垒砌而成,因而在房屋拐角处采用现有建筑垃圾再生砖建筑时受砖体形状限制难以做到有效保温,因此建筑垃圾再生砖在我国广大农村还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以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再生砖在农村自建房建筑中难以在房屋拐角处有效保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为一边长、一边短的L形结构,该砖本体的长边与短边垂直相接,在该L形的砖本体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砖本体两端的中心孔在其拐角处相通,在中心孔中填充有保温石棉。
在所述L形砖本体的两端围绕中心孔还分别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砖本体两端的通孔分别于其拐角处对应连通。
所述L形砖本体的长边的长度为短边长度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采用一边长、一边短的L形结构,采用该L形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建筑房屋拐角时,相邻层的L形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长边和短边交错布设,其不仅可以提高与墙面砖的连接强度,而且通过该L形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中心孔中填充的保温石棉还有效的提高了房屋拐角处的保温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包括砖本体1,该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砖本体1为一边长、一边短的L形结构,其中,该L形砖本体1的长边10和短边11垂直相连,从而在长边10和短边11之间形成一个拐角,在该L形砖本体1的长边10和短边11的两端面中心分别开设有中心孔2,其长边10和短边11的中心孔在拐角处相通,在该中心孔2中填充有保温石棉。在该L形砖本体1的长边10和短边11的端面处围绕其中心孔2还分别开设有若干通孔3,长边10和短边11中的各通孔3在拐角处对应相通。本实施例中,该L形砖本体的长边10的长度为短边11长度的两倍。
使用时,如图2所示,采用该L形的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在建筑房屋拐角时,相邻两层之间的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长边和短边交错布设,从而可以更好的与墙面砖连接,提高墙面砖与该L形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连接强度,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通过其中心孔中填充的保温石棉以及围绕中心孔开设的若干通孔可有效的提高房屋拐角处的保温性能,同时,利用围绕中心孔开设的若干通孔还可以使该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的隔音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得建筑垃圾再生砖可以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应用,减少建筑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7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墙板
- 下一篇:一种天花吊顶转换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