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络筒机排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605.3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运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F16L11/04;F16L41/02;F16L4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45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筒机排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筒机排油装置,是一种对于络筒机油路的改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清纱器、空气捻接器、金属槽筒等新技术在络筒机上的配台使用,筒纱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自停装置的油箱(以下简称自停箱)经常出现漏油的问题却一直难以解决。自停箱漏油造成毛羽纱、油污纱增多,并且使自停箱故障增多,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本公司经过研究,发现原油路装置有三方面缺点:(1)自停箱单相接头与三通内径仅为8 mm,润滑油中集聚的花毛杂质容易堵死油路,阻碍油液的正常循环,使后面自停箱内的油越来越少,最终造成缺油,而前面的自停箱内油越来越多,油液从手柄处漏下;(2)油管材料全部采用塑料件,易发硬、变形、破裂,螺纹容易失效,导致油液外漏;(3)泄漏点多,每个自停箱下面就有四个泄漏点,极易造成油液的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络筒机排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络筒机排油装置,包括络筒机油箱、单向接头、油管和络筒机自停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油路三通、耐油弯管、排油管和油阀,所述的络筒机油箱和络筒机自停箱分别与单向接头的进口端连接,单向接头的出口端通过油管与油路三通连接,所述的油路三通有三个,各油路三通依次通过油管串接,所述的络筒机油箱通过耐油弯管与首个油路三通连接,油管出油端与排油管连接,所述的排油管上设有油阀,所述的单向接头进口端的内直径为11mm,出口端的内直径为15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单向接头为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管、油路三通和排油管均为PVC-U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管、油路三通、耐油弯管和排油管的内直径均为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解决了自停箱漏油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了设备维修用工和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向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络筒机油箱1、单向接头2、进口端21、出口端22、油管3、络筒机自停箱4、油路三通5、耐油弯管6、排油管7、油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2,本产品包括络筒机油箱1、单向接头2、油管3、络筒机自停箱4、油路三通5、耐油弯管6、排油管7和油阀8,络筒机油箱1和络筒机自停箱4分别与单向接头2的进口端21连接,单向接头2的出口端22通过油管3与油路三通5连接,油路三通5有三个,各油路三通5依次通过油管3串接,络筒机油箱1通过耐油弯管6与首个油路三通5连接,油管3出油端与排油管7连接,排油管7上设有油阀8,单向接头2进口端21的内直径为11mm,出口端22的内直径为15mm,本实施例中的单向接头2为钢材质,油管3、油路三通5和排油管7均为PVC-U材质,油管3、油路三通5、耐油弯管6和排油管7的内直径均为20mm。
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油管3与油路三通5之间使用专用粘合剂粘接,耐油弯管6与单相接头及油管3之间采用密封胶粘接,外面用细铁丝加以紧箍,消除了泄漏点。在车尾的自停装置的油箱上连接一个用PVC-U管制作的阀门,可以方便地进行换油和放油。
改进后的油管3内径增大,油路畅通,不易出现油管3堵塞现象。改造前需将络筒机自停箱4内的花毛、油污清理干净,这样改造后也不需要再打开络筒机自停箱4盖,花毛就不会进入箱体内,从而保证油液长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过改进油路后的络筒机油路装置,解决了络筒机自停箱4漏油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了设备维修用工和维修费用。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运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运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检测孔的耐磨分线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堆垛铺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