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2698.6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邦明;前田元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7/50 | 分类号: | H01B17/50;H01B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子,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防水膜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送电用悬式绝缘子等绝缘子在室外使用,因此无法避免受到污秽。对于受到污秽的绝缘子,若其表面被小雨或结露等弄湿,则由所施加的电压而导致在其表面流过漏电流,从而产生干燥带。在干燥带中,有时会因分担的电压集中而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会造成噪声、电磁干扰等公众方面的妨碍,从而产生居民投诉等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试图通过在绝缘子的表面涂布具有防水性的硅脂或RTV(室温固化型)硅胶,抑制污秽湿润时的漏电流,并降低由电晕放电所产生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硅脂,虽然其初期性能优异,但寿命短,在室外使用时大约1-2年就会劣化,因此需要定期地重新涂布。另外,就涂布RTV硅树脂的绝缘子而言,在重污秽环境下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抑制由电晕放电所产生的噪音的效果这一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重污秽环境下也能够降低由电晕放电所产生的噪声的绝缘子。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伞部的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部具有防水性涂膜,水滴与所述防水性涂膜的面的接触角在130°以上。
在此,优选地,所述伞部以在上下方向排列向绝缘子的侧方延伸的多个折皱部的方式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防水膜是氟系防水膜或硅系防水性涂膜。
另外,优选地,所述防水膜在所述伞部的表面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的30%以上的范围内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防水膜未形成在所述伞部的最上端的折皱部的上表面。
另外,优选地,多个所述折皱部包括配置在最上端的第一折皱部、和配置在第一折皱部的下方的第二折皱部,所述第二折皱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一折皱部的倾斜角度,并且所述防水膜形成于所述第二折皱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防水膜至少在所述折皱部的凹谷部形成。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在绝缘子处于重污秽湿润状态时,也能通过防水膜抑制漏电流,并且不产生干燥带,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由电晕放电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上述绝缘子的防水膜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用于悬式绝缘子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绝缘子1具有由陶瓷、玻璃、及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的伞部2。伞部2,在其上表面中央部具有突出部21。突出部21呈从伞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有盖圆筒状。另外,伞部2以在上下方向排列向绝缘子的侧方延伸的多个折皱部41-43的方式形成。此外,折皱部的个数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两个或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也可。
另外,绝缘子1具有用于与其他绝缘子连接的第一配件3和第二配件4。第一配件3配置于伞部2的上侧中央部,并盖住突出部21。突出部21和第一配件3由胶合剂5所固定。另外,第二配件4配置于伞部2的下侧中央部,并插入于突出部21的内部。突出部21和第二配件4由胶合剂6所固定。在第一配件3的上表面形成有凹部31,以能够将在正上方连结的其他悬式绝缘子的第二配件4嵌合的方式构成。通过在凹部31嵌合第二配件4,多个悬式绝缘子以串联方式连结。
伞部2,在其表面具备具有绝缘性的防水膜23。优选地,防水膜23在伞部2的表面爬电距离(在图1中,从伞部2的表面的A点至B点的距离)的30%以上的范围内形成。这是因为,若小于30%,则在重污秽环境下,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抑制电晕噪声的效果。此外,防水膜23在伞部2的表面爬电距离的30%以上的范围内形成,就可以分割为多个区域。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案的绝缘子1中,(1)防水膜23未形成在伞部2的最上端的折皱部的上表面和最下端的折皱部的下表面,另外,(2)折皱部包括配置在最上端的折皱部41(相当于第一折皱部)、和配置在折皱部41的下方的折皱部42、43(相当于第二折皱部),折皱部42、43的倾斜角度α2、α3大于折皱部41的倾斜角度α1,并且防水膜23形成在折皱部42、43,而且(3)防水膜23至少形成在折皱部41-43的凹谷部50。此外,折皱部41-43的倾斜角度α1-α3是指,折皱部41-43的上表面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2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