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粉末材料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2052.8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鲜晓斌;李强;王伟;杨晓峰;谢茂林;齐红;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粉末 材料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分析领域,尤其是用于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测试或分析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层粉末材料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在粉末的制备过程中,为了获得粉末材料的成分、粒度、纯度等粉末特性参数,通常需要在装载粉末容器的特定位置取一定量的粉末样品,这一过程就称之为粉末的取样。粉末的取样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间接影响对粉末性能的判断。在粉末冶金过程中,针对原料粉末的取样工作有着明确的工艺要求。特别对某些易氧化、潮解的材料而言,其对原料的要求极高,而原料相关性能参数的获取则需要进行粉末取样。
目前,传统的粉末取样器只能进行单点、单层、不定量取样。在采用传统粉末取样器进行粉末取样的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取样量不恒定,取样位置不能严格控制,取样量存在偏差,导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因而取样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被取物料状态。特别对装于特定容器中的不同位置的粉末状态进行准确表征时,传统的取样器和取样方式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取样装置,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真实反映粉末样品的性能,同时满足特定容器中不同位置粉末材料特性参数测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粉末取样器只能进行单点、单层、不定量取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取样量不恒定,取样位置不能严格控制,取样量存在偏差,导致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取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被取物料状态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粉末材料取样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对容器内或堆积体不同位置的粉体进行定量取样,供不同位置粉体参数的测定用。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采用现有采样器取样时存在的样品取样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取样位置不能严格控制的问题,能一次完成多层、多点、定量且定位准确的取样,且具有操作方便、人为因素小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粉末材料取样器,包括外管、与外管相配合的内管,所述内管能沿外管相对转动;
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钻头,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内管插入的管口,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外取样窗;
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外取样窗相配合的内取样窗,所述内管的内侧还设置有垂直于内管轴向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内取样窗的两侧;
所述内取样窗与相邻两固定片之间,形成取样空间。
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把手。
所述内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把手。
所述外取样窗为至少一个。
所述外取样窗为一至十个。
所述外取样窗为三个。
所述内管由至少两个分节管连接而成,所述内取样窗设置在分节管的管壁上,所述固定片设置在分节管内侧,所述固定片垂直于内管轴向且位于内取样窗的两侧。
所述分节管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所述分节管之间采用螺杆依次连接,形成内管。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粉末材料取样器,其包括外管、内管,内管与外管相互配合,内管能沿外管相对转动。外管的一端设置有钻头,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内管插入的管口,钻头有助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插入粉末样品中,尤其适用于强度或密度较大的粉末材料,能更好的完成粉末材料取样,满足粉末冶金的取样要求。
外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外取样窗,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外取样窗相配合的内取样窗。内管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所在的平面与内管轴向垂直,固定片位于内取样窗的两侧,从而在内取样窗与相邻两固定片之间形成取样空间。当内管插入外管内侧时,外取样窗与内取样窗重合,从而粉末样品进入取样空间内,然后旋转内取样窗,使外取样窗封闭,再将本实用新型取出,旋转内管,即可将取样空间内的粉末样品倒入样品盒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内管插入外管内侧,首先旋转内管,使内取样窗与外取样窗错开,从而使取样空间封闭;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缓慢垂直插入到原料罐底部,再旋转内管,使外取样窗与内取样窗对齐,从而使取样空间打开,粉末原料进入取样空间中;再旋转内管,使取样空间封闭,取出本实用新型;最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外取样窗与内取样窗对齐,将粉末原料倒入固定位置的样品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未经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2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组织石蜡包埋机
- 下一篇:用于硫化钠检测的一体化分层式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