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污染质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8443.2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亚江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污染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耗小、COD去除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水污染质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社会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的高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环境明显恶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为此,各地陆续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但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其重要原因在于污染物去除效率不高,污染负荷总量的消减还相当有限。
迄今为止,生物处理工艺仍是最经济、最具环境效益、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能耗低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水污染质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污染质分离器,包括污水箱、初分离室、调整室、生物滤室、后生物处理室、高位水箱、电控箱;污水箱、连通管一、初分离室、连通管二、液液水射器、调整室、连通管三、生物滤室、后生物分离室、出水口一依次连接;后生物分离室、出水口二、动力泵、连接管四、液气水射器、连通管五、高水位箱、连通管六依次连接。
所述连通管一上设有阀A、流量计。
所述连通管六上设有阀B,控制高位水箱中的污水进入生物滤室,冲洗生物滤室。
所述液气水射器的右端设有进气阀,用来控制氧气的进入,打开进气阀,氧气进入液气水射器,并向连通管五的污水中充氧气,提高了微生物浓度。
所述污水箱下端设有进水口。
所述初分离室左上端设有上排污阀,顶端设有轻质传感器,下端设有下排污阀一。
所述调整室上端设有液液水射器,下端设有下排污阀二。
所述生物滤室下层为污水、上层为填料,且上端设有高位水箱,用于冲洗生物滤室。
优选的,所述填料采用活性炭。
所述后生物处理室右端设有出水口一、出水口二。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污水经由污水箱进人初分离室,由于初分离室特殊的气压条件,使污水中的油类得到很好的分离,同时污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在初分离室中形成缺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得以生长,此外初分离室中部分污染物经过酸化水解、产氢气产乙酸和产甲烷后得到降解,初分离室中产生的油类和气体由上排污阀排出,接着污水进入调整室;在调整室中,一些对于好氧微生物有害的厌氧菌代谢产物,如丙酸、乙酸、丁酸和乙醇等,得到降解,然后污水进入生物滤室;生物滤室中特殊填料颗粒中的微生物浓度较一般填料中的微生物浓度有较大的提高,最后污水进入后生物处理室,部分污水排放,部分污水由动力泵提升至高位水箱,高位水箱中的水定期冲入生物滤室,保证生物滤室中的填料保持悬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水污染质分离器的技术优势:
(1)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众所周知,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吸收、消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微生物的浓度就可以处理更多的有机污染物,为此,可以向曝气池中增加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可以附着的微生物越多,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就越大。本实用新型,水污染质分离器中的填料采用活性炭,比表面积相比于一般的填料大很多,可以极大提高微生物的浓度。
(2)特殊的曝气方式:水污染质分离器以空气射流曝气方式替代传统的鼓风曝气方式。利用液气水射器向水中充氧,再利用高位水箱中的“富氧水”冲洗生物滤室,这种供氧形式不仅解决了大比表面积填料产生缺氧死角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曝气过程中不必要的能耗。
(3)合理的微生物分布:水污染质分离器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长环境,使得厌氧生物群落和好氧生物群落分别在各自的水污染质分离器构件中生长。初分离室中的负压环境使氧气溶解量减少,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调整室中的微氧水环境使得对于好氧微生物有害的厌氧代谢产物降解;生物滤室由于有富氧水不断冲洗,在保证有氧水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了微生物浓度。
本实用新型水污染质分离器,采用特殊的供氧形式,具有能耗小、COD去除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污染质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亚江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三亚江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8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