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式输送带订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6022.6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6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3/16 | 分类号: | F16G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输送带 订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带订扣机,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式输送带订扣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使用的物料装载挠性带称为输送带,输送带又叫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 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在煤矿井下,通常使用“阻燃输送带(flame-retarded conveying belt)”。
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磨损而断裂,通常的补救方法是采用带扣进行连接,即由输送带订扣机,将带扣订到输送带上的断裂处,将其连接目前用的输送带订扣机有多种。有手动输送带订扣机,它依靠人力来完成,费时费力,不符合现代工业的需求。后来又有了液压输送带订扣机的出现,它解决了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工效。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液压系统就必须有液压泵站,它有电动机、液压泵、换向阀和液压油组成,非常的笨重,造价还高,还要连接电源,因井下的环境的特殊性,增加了井下的工作量和危险概率。因此除了较厚的输送带,手工较难订之外,液压输送带订扣机,就难显它的优势。另外还有电动输送带订扣机,因井下的环境的特殊性,连接电源而增加了井下的工作量和危险概率,在矿下应用也并不广泛。专利号为CN200320113134.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动皮带订扣机,采用单气缸代替油缸,进而使液压输送带订扣机改造成气动输送带订扣机,小体积气缸是无法达到油压缸的工作力,如采用过大尺寸气缸且单缸输出15kN,这两点都是气压传动设计的禁忌的,与原机械部件外形也不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动式输送带订扣机,它用组合气缸机构替换单气缸,采用气动系统驱动输送带订扣机工作,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矿井等特殊的工作环境。此外,结构设计精巧,使用方便且动力能满足输送带订扣机的工作需求。
气动系统是矿井下必备的两大系统之一,它具有连接简洁、安全轻便的优点,是解决输送带订扣机机械化的极佳能源。
要使气缸达到油缸等同的输出力,就要了解气压系统与油压系统的区别,油压系统的油压在100-150kgf/cm2,而气压系统在6-8kgf/cm2,有16倍压差,即在相同的缸径下,压力要相差16倍,就是气缸要比油缸小16倍的输出力,所以简单的替代是不行的。当然把气缸缸径增大,使得缸体横截面增大16倍,能达到与原油缸相同大小的压力,以油缸为50mm缸径为例,气缸就要200mm的缸径,显然尺寸过大;而且单缸输出15kN,压力过大,这两点都是气压传动设计所禁忌的。
靠单一的增大气缸缸径显然不行,本发明就是在适当增大气缸缸径的同时,采用串联气缸且增大气压系统的气压,或者适当增大气缸缸径的同时采用串联气缸,在正常供气气压的情况下,达到与原油缸的输出力相同的目的,满足输送带订扣机的工作动力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为:一种气动式输送带订扣机,包括:压扣机构、穿钉机构、推杆机构和组合气缸机构, 组合气缸机构由气源、分水滤气器、减压阀、压力表、油雾器、增压气缸、五口二位机械阀和串联气缸组成,所述气源至串联气缸依次串联连接,串联气缸的气缸轴与推杆机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为:一种气动式输送带订扣机,包括:压扣机构、穿钉机构、推杆机构和组合气缸机构, 组合气缸机构由气源、分水滤气器、减压阀、压力表、油雾器、五口二位机械阀和串联气缸组成,所述气源至串联气缸依次串联连接,串联气缸的气缸轴与推杆机构固定连接。
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在于,方案一中的组合气缸机构包含增压气缸。
优选的,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压扣拉杆、穿钉连杆、滑槽、枢轴螺栓和推叉,压扣拉杆和穿钉连杆通过枢轴螺栓连接在一起,枢轴螺栓同时位于滑槽和推叉内;串联气缸的气缸轴与推杆机构中的推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增压气缸增压倍数小于或等于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6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电机的一体化高速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减震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