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3939.0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林枫 |
主分类号: | H01R13/17 | 分类号: | H01R13/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安全插头。
背景技术
插头与插座是各种电器与电源接通的一种电气器件,插头与插座良好的紧密接触是电气设备工作运行平稳正常的保障,而目前的国标或者欧标插头上的金属触片均是采用硬质的刚性金属件构成,其形状为长片状或圆柱状。这种插头触片在插入插座时极为顺畅,所以也容易脱出;另外,关键的问题是,传统的插头触片设计是刚性的,没有弹性变形能力,插头触片与插座内的弹簧触片实现良好电气接触是依赖于插座内弹簧触片良好的弹性,一旦插座内的弹簧触片性能老化、弹性变差或者弹簧触片变形、位置异常,都会导致插头与插座出现电气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大、发热甚至烧毁电气设备、引致火灾。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保证插头与插座能够良好电气接触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良好电气接触的安全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安全插头,包括插头柄,所述插头柄上连接有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的远端设有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微触片,所述微触片的一端与触片的远端焊接,微触片的另一端指向触片的近端,所述微触片的中部向触片外侧凸出。每个触片上连接有若干片微触片,微触片分布于触片远端,这儿也是触片与插座内的弹簧触片接触、传输电流的位置。微触片增大了插头触片的接触点,使得插头的触片在插座内弹簧触片弹性减低或者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微触片的弹性实现良好的电气接触。微触片的中部向触片外侧凸出,两端与触片表面贴近,使微触片的游离端能够避免被阻挡而无法退出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片与插头柄之间设有凹陷,所述微触片游离端位于凹陷内。微触片的中部向触片外侧凸出,两端与触片表面贴近,且微触片的游离端位于插头柄3中的凹陷内,能够完全避免微触片被阻挡而无法退出的问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插头,通过在插头的触片上设置弹性微触片,使得插头的触片在插座内弹簧触片弹性减低或者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微触片的弹性实现良好的电气接触,避免插头与插座因电气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大、导致发热甚至烧毁电气设备、引致火灾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头实施例1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头实施例1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头实施例2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插头实施例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安全插头,包括插头柄3,所述插头柄3上连接有触片2,所述触片2的远端设有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微触片1,所述微触片1的一端与触片2的远端焊接,微触片1的另一端指向触片2的近端,所述微触片1的中部向触片2外侧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触片2上连接有八片微触片1,微触片1分布于触片2远端,这儿也是触片2与插座内的弹簧触片接触、传输电流的位置。微触片1增大了插头触片2的接触点,使得插头的触片2在插座内弹簧触片弹性减低或者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微触片1的弹性实现良好的电气接触。微触片1的中部向触片2外侧凸出,两端与触片2表面贴近,使微触片1的游离端能够避免被阻挡而无法退出的问题。
实施例2: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安全插头,包括插头柄3,所述插头柄3上连接有触片2,所述触片2的远端设有若干片具有弹性的微触片1,所述微触片1的一端与触片2的远端焊接,微触片1的另一端指向触片2的近端,所述微触片1的中部向触片2外侧凸出。如附图3所示,所述触片2与插头柄3之间设有凹陷4,所述微触片1游离端位于凹陷4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触片2上连接有四片微触片1,微触片1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插头的触片2在插座内弹簧触片弹性减低或者位置不佳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微触片1的弹性实现良好的电气接触。微触片1的中部向触片2外侧凸出,两端与触片2表面贴近,且微触片1的游离端位于插头柄3中的凹陷4内,能够完全避免微触片被阻挡而无法退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林枫,未经丁林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3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座
- 下一篇:小直径玻璃棒动态截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