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治空气栓塞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3912.1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8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陆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宏;陆培华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涛 |
地址: |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空气 栓塞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尤其是一种防治空气栓塞的导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空气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的空气栓塞尚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当空气进入血液循环时,主要治疗方案为:立即停止输液,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因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口,从而防止发生栓塞。再随着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而预防空气栓塞的手段也在于避免空气进入血液循环,此手段是主动的,但也具有局限性。对于某些情况此手段难以实施,如:坐位颅脑手术、大骨折手术内固定、伴大静脉开放型损伤的呼吸困难者及潜水工作的人员的潜水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空气栓塞的导管,其结构紧凑,能在空气栓塞发生前具有预防作用,且在空气栓塞发生后有治疗作用,适应范围广,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治空气栓塞的导管,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包括引导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引导部端部的阻水透气部,所述阻水透气部的管腔与引导部的管腔相连通。
所述阻水透气部采用阻水透气材料制成。
所述阻水透气部包括插引管以及贯通所述插引管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插引管的管腔相连通;在插引管上设置覆盖在所述透气孔上的阻水透气层。
所述引导部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负压连接接头,阻水透气部的端部内设有输液单向阀。
所述导管体的外部上设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的一端端部形成补液进液口,另一端端部形成补液出口。
所述引导部内设有透气单向阀或单向阻气片。所述阻水透气部采用抗凝处理。所述导管体的引导部以及阻水透气部上均设置显影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导管体通过阻水透气部置入血管中,在发生空气栓塞时,利用阻水透气部的特性以及阻水透气部管腔内的负压使得血管中的空气被吸引出,利用输液单向阀可以进行补液操作,且通过阻水透气部能防止补液时产生空气栓塞,即能在空气栓塞发生前具有预防作用,通过阻水透气部连接负压装置能预防和治疗空气栓塞,其结构紧凑,成本极低,填补了针对空气栓塞这个危急病症主动排气治疗手段缺乏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输液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水透气部的一种实施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体上设置补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管体与补液管的另一种实施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引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导部、2-负压连接接头、3-阻水透气部、4-阻水透气接引端、5-输液单向阀、6-透气孔、7-阻水透气层、8-补液管、9-补液进液口、10-补液出口、11-补液连接口及12-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在空气栓塞发生前具有预防作用,且在空气栓塞发生后有治疗作用,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包括引导部1以及连接于所述引导部1端部的阻水透气部3,所述阻水透气部3的管腔与引导部1的管腔相连通。
具体地,使用时导管体的引导部1部分置入血管,阻水透气部3完全置入血管。所述阻水透气部3能在水中或血液中能漂浮。在引导部1的端部加负压,当血管中存在空气栓塞时,阻水透气部3漂浮在血管上部,有充分机会与气体接触,在阻水透气部3管腔内负压作用下使得血管中的空气进入阻水透气部3内的管腔,并通过引导部1内的管腔以及负压下将血管中的空气释放。所述阻水透气部3采用阻水透气材料制成,阻水透气材料能够允许空气通过,同时能对血管中的血液进行阻挡,使得血管中空气进入阻水透气部3内的管腔。进一步地,所述阻水透气部3采用抗凝处理,不会因血液凝固而堵塞微小的排气孔,也可在使用前在抗凝液中浸泡冲洗处理。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阻水透气部3包括插引管以及贯通所述插引管的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与插引管的管腔相连通;在插引管上设置覆盖在所述透气孔6上的阻水透气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宏;陆培华,未经高宏;陆培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3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