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3515.4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密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密霖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王良荣 |
地址: |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状疱疹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病的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在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较高。病毒由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平时潜伏于神经细胞节中。当创伤、过劳、恶性肿瘤、病后虚弱、感染等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使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引起神经节炎,并经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粘膜出现节段性水泡。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产生神经痛。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收效不显著。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通常是采用抗病毒药、激素、止痛药及对症等综合处理以外敷或者内服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时间长(通常大于15天),费用高,最严重的是后遗症严重。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持续数月、数年不等,疼起来针刺样难受,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有人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杀。另外,也有通过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如光线(红外光、紫外光灯)照射治疗法。但是光线照射治疗法疗效差,治疗周期较长,光线照射对人体有副作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本人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带状疱疹病毒对温度非常敏感,在50-60℃之间,就可以把病毒彻底杀死。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利用状疱疹病毒对温度敏感的特点,通过以温度控制来治疗带状疱疹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该装置治疗时间短(通常小于3天),带状疱疹病毒对皮神经损害轻、时间短,费用低,并且不会带来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源适配器、温度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调节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显示器、计时器、指示灯和报警器,并且温度调节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显示器、计时器、指示灯和报警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设置于加热体中。
其中所述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源适配器、温度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通过接口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为家用电源或外接电池。
其中所述电源为家用电源,电源适配器将220V电压转变为24V的电压。
其中所述加热体为金属合金。
其中所述加热体的工作区温度为0-60℃。
附图说明
图1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的结构图;
图2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带状疱疹的治疗装置的结构图,状疱疹的治疗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电源适配器、温度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电源可以是直接利用家用电源,也可以是一外接电池,通过电源适配器将电源电压转变到合适的电压(例如将220v照明电压转变为24v的安全电压)激活温度控制装置。如图2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调节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显示器、计时器、指示灯和报警器,中央处理器控制温度调节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显示器、计时器、指示灯和报警器,并完成所有数据的处理,温度调节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显示器、计时器、指示灯和报警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通过温度调节器调节设置所需的治疗温度,通过定时器设置所需的治疗时间,温度控制器以电流控制或电压控制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使其温度增加或者减少,当目前的治疗温度达到设置的所需治疗温度时,温度控制器以电流控制或电压控制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的温度保持恒定,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记录目前的治疗时间,当目前的治疗时间达到设置的所需治疗时间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患者治疗时间到,在整个过程中显示器同时显示目前的治疗温度和设置所需的治疗温度,以及目前的治疗时间和所需的治疗时间,指示灯通过颜色的变化指示当前的工作状态。温度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或控制电流,作用于加热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体、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设置于加热体中,在治疗过程中,温度探测器可以探测当前加热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温度控制装置,当达到所需的治疗温度时,通过发热体的工作区在患者发病部位接触5-10分钟,一天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酌情调整),带状疱疹2-3天就可以完全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密霖;,未经王密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3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