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3337.5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敬东;管家乡;周开胜;周虎;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洁力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笨、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溶剂以及醇类、脂类、酮类等溶剂在印刷、印染、涂布、包装、制革等工业领域大量使用。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大部分具有毒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回收污染物中的资源势在必行。但是,大部分活性炭吸附罐的吸附层一般只设置一层,当废气量大的时候就会造成吸附不及时,影响吸附效率;而设置有双碳层的吸附罐,不具备气体分布器使得上下气体气量、气压不均匀,导致吸附和脱附不均匀,影响吸附和脱附效率,降低活性炭的利用率和寿命。此外,此类装置外部现在均不具备保温层,在脱附阶段高温蒸汽与罐体壁形成较高温差,导致大面积碳层脱附温度不够,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脱附效率,也增加了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在吸附罐体内设有两个活性炭吸附体,吸附体上设有旋转吸附叶片,能够左、右吸附和脱附均匀、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和寿命、保证脱附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吸附罐本体,所述吸附罐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吸附罐本体的左右两端部均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吸附罐本体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均设有活性炭吸附体,活性炭吸附体和转动轴一起转动,所述两个活性炭吸附体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呈管状,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其中一个端口与进气口连通,另一个端口与吸附罐本体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的在活性炭吸附体外侧设有喷水器,喷水器上连接水泵和冷却塔,所述的活性炭吸附体内设有自吸旋转叶片。
所述的在喷水器同侧,活性炭吸附体外端还设有暖风喷管,暖风喷管连接风机和电加热器。
所述的活性炭吸附体为圆柱形由多个扇形块构成,两端通过固定环固定。
所述的活性炭吸附体与吸附罐本体之间设有转动密封环。
所述的吸附罐本体上设有保温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吸附罐体内设有两个活性炭吸附体,吸附体上设有旋转吸附叶片,能够左、右吸附和脱附均匀、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和寿命、保证脱附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吸附罐本体1,吸附罐本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01,所述吸附罐本体的左右两端部均设置有排气口102,所述的吸附罐本体内设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两端均设有活性炭吸附体3,活性炭吸附体3和转动轴2一起转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体为圆柱形由多个扇形块构成,两端通过固定环301固定,活性炭吸附体3与吸附罐本体1之间设有转动密封环5。所述两个活性炭吸附体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器4,所述气体分布器呈管状,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其中一个端口与进气口连通,另一个端口与吸附罐本体的内壁密闭连接,所述的在活性炭吸附体外侧设有喷水器6,喷水器6上连接水泵7和冷却塔8,吸附罐本体下端面设有排水口103。活性炭吸附体3内设有自吸旋转叶片302,所述的在喷水器同侧,活性炭吸附体外端还设有暖风喷管9,暖风喷管连接风机10和电加热器11,吸附罐本体1上设有保温层104。通过在吸附罐体内设有两个活性炭吸附体,吸附体上设有旋转吸附叶片,能够左、右吸附和脱附均匀、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和寿命、保证脱附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洁力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市洁力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3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