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镜片直身位移印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03044.7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32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位移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直身位移印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移印是80年代传到中国的特种印刷技术,由于其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面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弥补了网版印刷工艺的不足,所以,发展非常快。近年来,随着手机、手表零部件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移印工艺也已经导入到了手表镜片、手机面板、按键、摄像头的印刷工艺中来,但是,传统的移印工艺可以印刷到产品的平面、凹面、凸面,却不能很好的印刷到产品的直身位上,因为需要印刷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印刷图案尺寸要求,在现行使用的移印工艺加工产品时,必须有一个定位夹具将产品的位置固定好,而手表镜片、手机面板、按键、摄像头等产品本身的厚度有限(特别是有些特殊要求的产品厚度仅为0.2毫米),当非常薄的产品放入夹具内后,直身位全部或部分已经被夹具所包覆,移印胶头无法压印到直身位区域。
目前的玻璃、有机玻璃、蓝宝石产品(如前盖、后盖、摄像头、镶件等)的印刷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移印直身位工艺时,通常是采用将产品放在加工工件底座内进行加工。其工艺缺陷在于产品直身位被底座包覆不能完全印刷到油墨,移印尺寸也完全依附于印刷压力及钢板尺寸,移印的产品其直身位尺寸均匀性很差,达不到精密加工的要求;随着市场的需求,后来又要求对 摄像头等小产品进行精密移印加工,传统直身位移印工艺的缺陷更无法对有超小尺寸的产品进行高精密尺寸加工;在现有的工艺水平下,急需开发一种既能保证直身位尺寸的精密性,又能对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尺寸、结构没有局限性的工艺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方便对薄面板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对产品直身位印刷精密性的镜片直身位移印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镜片直身位移印定位装置,包括面板、印刷平台和真空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放置产品的印刷平台,所述印刷平台的中部设有所述真空吸气孔,所述面板在印刷平台周围设有定位柱孔,所述定位柱孔内设有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升降的多个定位柱,所述面板固定,所述定位柱从所述定位孔内伸出所述面板时可将产品定位在所述印刷平台上。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下方的升降板和带动所述升降板上下运动的气缸,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面板和印刷平台的总厚度。
所述印刷平台凸出所述面板。
所述定位柱设有三个,所述定位柱对产品进行三点定位。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给升降板提供动力,带动定位柱上升下降,从而当定位柱从面板上升出时将产品定位在印刷平台上,印刷平台给产品起支撑作用并通用真空吸气功能将产品固定住,然后定位柱下降到与面板平齐,让产品的直身位外露,使得产品直身位处于可移印印刷状态, 本装置方便对较薄产品进行定位,保证对产品直身位印刷精密性,可大大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超薄型玻璃、蓝宝石、有机玻璃制品等产品,使得直身位移印印刷可100%覆盖油墨,而且实现直身位四周覆盖油墨均匀性,保证产品品质所需要求的图案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置于印刷平台后定位柱升起时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置于印刷平台后定位柱下降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镜片直身位移印定位装置,包括面板1、印刷平台2和真空吸气孔3,所述面板1上设有放置产品的印刷平台2,所述印刷平台2凸出所述面板1,所述印刷平台2的中部设有所述真空吸气孔3,所述面板1固定在支撑件7上,所述支撑件7为空心的盒体,所述支撑件7底部固定在底板8上,所述面板1下方设有通过气缸6带动可上下运动的升降板5,所述气缸6、升降板5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7内,所述真空吸气孔3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吸气装置连接,所述升降板5在对应所述面板1的印刷平台2的位置设有可将产品三点定位的三个定位柱4,所述面板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4对应的定位柱孔,所述定位柱4设置在所述定位孔内并且可在所述定位孔内移动,所述定位柱4的高度大于所述面板和印刷平台的总厚度。
工作时,当气缸6进气时,通过升降板5带动定位柱4升起,将产品通过三个定位柱4放入印刷平台2,印刷平台2底部真空吸气孔3开始吸气,将产品吸附住,然后气缸6开始工作,将三个定位柱4沉入印刷平台2下面,此时产品整个直身位处于待印刷状态,胶头下压进行印刷,通过调整胶头压力可控制产品直身位整体或部分区域均匀印上油墨,印刷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03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