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劣质催化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换热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8237.8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琴;李健;李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区环桥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劣质 催化 柴油 加氢 装置 优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炼油行业油品加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劣质催化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换热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经过100多年的开采,世界上低硫轻质原油的产量已经越来越少。目前,世界上含硫原油(含硫量在0.5%~2.0%之间)和高硫原油(含硫量在2%以上)的产量已占原油总产量的75%以上,其中含硫量在1%以上的原油产量已占到原油总产量的55%以上,含硫量在2%以上的高硫原油的产量也占到30%以上。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石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柴油规格不断发生变化,1996年欧洲实施S<500ppm的规格,2000年进一步降低至S<350ppm,2005年达到S<50ppm,世界燃油规范中3类柴油的硫含量要求是S<30ppm。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面对国内外炼油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外对环保、产品质量要求的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原油的加工深度、和精度,将柴油硫含量降低至超低水平(硫含量不大于10ppm)将是未来几年各国主要目标,因此怎样降低装置的操作能耗将是各家炼油厂追求的终极目标。
柴油加氢装置的换热网络以冷进料、冷出料为特点,上下游单元装置之间物料存在先降温又升温的状况,物料之间换热也有高温低用的情况存在,未能实现高温位热量的多级利用,造成能量浪费。最终导致燃料、电能等公用工程能耗高,资源浪费多。
传统的柴油加氢装置热高分流程:原料油经与精制柴油换热后进入原料油缓冲罐,再经加氢进料泵升压后与混合氢混合,再经反应流出物换热、加热炉升温后进入反应器。反应流出物经与原料油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热高分气经换热、空冷冷却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冷高分气进入循环氢脱硫系统,脱硫后作为循环氢使用。冷高分油经减压后进入冷低分器,冷低分气去PSA提氢,冷低分油经换热后与热低分油合并。热低分油与冷低分油合并后进入产品分馏塔。粗石脑油从塔顶产出装置。精制柴油经塔底产出,与原料油换热、空冷冷却后出装置。
当加工劣质催化柴油时,由于发生芳烃饱和反应,装置发热量比直馏柴油、焦化柴油加氢装置大,因此传统加氢流程存在空冷入口温度高、电耗大等问题,加热炉及空冷器能耗约占装置能耗的80%。为了更好的利用反应热,降低装置能耗,因此需要对现有加氢装置流程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劣质催化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换热优化系统,它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充分利用不仅可充分利用反应流出物高温热,且可充分利用精制柴油低温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劣质催化柴油加氢改质装置换热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精制柴油/原料油换热器、加氢进料泵、反应流出物/混合进料换热器、反应流出物/重沸炉进料换热器、反应进料加热炉、加氢反应器、热高压分离器、热高分气/混合氢换热器、热高分气/低分油换热器、热高分气空冷器、热低压分离器、热低分气空冷器、冷高压分离器、热冷低压分离器、循环氢脱硫塔、循环氢压缩机、产品分馏塔、重沸炉、重沸炉进料泵、精制柴油泵、除氧水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蒸汽过热器、精制柴油空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8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