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制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7472.3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9/02;F28F9/16;F28F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温州市瓯海区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钢制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制散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铜铝复合散热器造型美观多样,深受市场欢迎。但目前铜材价格不断飙升,造价较高,是其发展的瓶径,而且一般铜铝复合散热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上下端的铜制连箱管1之间焊接(铜焊焊口4)数根铜制内衬管2,在铜制内衬管2外安装铝型材散热片3。其加工工艺和结构问题也存在一些缺点,为了降低造价,需要减少铜材的使用量,一般铜制连管(铜制内衬管2与铜制连箱管1之间铜管)管壁厚均为0.8mm左右,铜制内衬管2的壁厚均为0.5-0.6mm,一般工艺为连箱管1与内衬管2采取气焊焊接。由于铜材的特性为材质加热后(焊接后)硬度大幅降低,使得其机械强度衰减,在散热器安装过程中管路和散热器连接时需用丝扣连接,用扳手加力时,铜制内衬管2的根部容易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钢制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铜材价格高,以及铜制内衬管的根部与管路连接时容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钢制连箱管、内衬管和铝型材散 热片,在数根内衬管的上下两端各连接一钢制连箱管,在每一内衬管外装有铝型材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钢制连箱管与各个内衬管两端的连接处各焊接有一根钢制水嘴,每一该根钢制水嘴过盈配合压入所述的内衬管的两端孔内连接, 所述的连箱管采用壁厚为3.2~3.5mm、抗拉强度σb=480Mpa的无缝冷拔钢管制成,所述的水嘴壁厚为3mm。
所述的内衬管由铜管或不锈钢管制成。
所述的铝型材散热片与内衬管及钢制水嘴之间为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水嘴对准铜制内衬管或不锈钢内衬管的内孔采用液压机一次过盈配合压入成型连接,接口即不漏水也有相当的抗拉强度,经过多次压力为15-20Mpa的内压实验,对散热器毫发无损,而散热器在实际使用时内压只有0.5-0.8Mpa。因此这种连接结构在使用中安全系数是实际使用的25倍,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此种新型散热器的用材及结构,既克服了钢制散热器的内防腐问题,又解决了铜铝复合散热器价位较高和机械强度低的问题,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适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两根钢制连箱管1、数根铜制或不锈钢内衬管6和安装在每根内衬管6外的铝型材散热片3,在所述的 钢制连箱管1与各个内衬管6两端的连接处各焊接有一根钢制水嘴5,每一该根钢制水嘴5过盈配合压入所述的内衬管6的两端孔内。
所述的钢制连箱管1采用壁厚为3.2~3.5mm的无缝冷拔钢管,其机械强度极高,抗拉强度σb=480Mpa。关于暖气的内防腐性能,国家规定一般水管壁厚达到2.5mm时可不做内防腐,而本实用新型的钢制连箱管1的壁厚为3.2~3.5mm,超过国家标准许多,因此内防腐不成问题。钢制连箱管1与钢制水嘴5之间采用氩弧焊焊接,钢制水嘴5的壁厚为3mm,焊后机械强度比铜管焊接提高10倍以上。本散热器的连箱管1与铝型材散热片3是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法一次压装完成,即用钢制水嘴5对准铜制或不锈钢内衬管6的内孔采用液压机一次压入成型。由于可以选用适当的过盈量,因此压入后即不漏水也有相当的抗拉强度。我们多次进行内压15~20Mpa的内压实验,对本散热器毫发无损。而本散热器在实际使用时内压只有0.5~0.8Mpa,因此这种连接结构在使用中的安全系数是实际使用的25倍,绝对安全。此种新型散热器的用材及结构,既克服了钢制散热器的内防腐问题,又解决了铜铝复合散热器价位较高和机械强度低的问题,而且这种结构适于组装生产,工效高,适于大工程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7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