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一级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936.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强;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6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液体 菌种 一级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培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一级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分为3步:(1)把试管里固体菌种转入200mL三角瓶中培养;(2)把培养好的200mL液体装入50L的培养罐中扩大培养;(3)再从50L培养液中取样放入更大的罐里放大。其中,中小型食用菌生产厂一般进行前2步,直接使用培养好的50L液体;而大型工厂则进行通常是按上述3步进行操作的,使用最后的放大液。
在第1步,200mL三角瓶培养好以后,为防止液体菌种老化,必须尽早进行第二步扩大培养,不能过久的保存。在实际生产中,因为生产计划经常要改变,所以培养好的200mL菌种的保存成为难题。
现有技术中,有提出把200mL菌种改为三角瓶固体菌种,但这种方法在培养时,水分容易蒸发,产生如下3个缺陷:(1)致使菌丝体生长逐渐放慢;(2)固体培养基因为失水发干发硬;(3)进行第2步前,需加入无菌水,把固体培养基搅碎,这个过程极易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诸多缺点的,新型、简单、通用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一级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一级培养装置,包括:
柔性容器,将所述柔性容器分为装液腔和装料腔,所述装液腔和装料腔连通;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装料腔连通;透气性管塞,所述透气性管塞安置在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其中,所述装液腔占所述柔性容器1/3的体积,当然所述装液腔的体积比可以根据菌种的不同进行调整。所述的柔性容器可以是最简单常用的聚丙烯类的厚塑料袋,及其他不透气的柔韧性好的容器。
为了很好地控制所述装液腔和装料腔之间的连通状态,可以在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液腔和装料腔之间加设与柔性容器为一体的带状或绳状部件,所述带状或绳状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牵拉的端头。当然,也可以在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液腔和装料腔之间加设独立的带状或绳状部件,使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液腔和装料腔之间的通道需要进行关闭或关小时,再进行捆扎调控。
关于所述装料腔和套管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所述装料腔与套管连通的一端为用于固定套管的松紧结构;在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料腔与套管之间加设与柔性容器为一体的带状或绳状部件,所述带状或绳状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牵拉的端头;在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料腔与套管之间加设独立的带状或绳状部件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概括来讲就是:装液-捆扎-装料-灭菌-接种-培养。具体讲就是:
(1) 先向上述柔性容器的装液腔注满液体,进行适度捆扎,使所述装液腔和装料腔分隔且两腔之间留有缝隙;
(2) 将配好的固体培养料装入所述柔性容器的装料腔,将所述套管密封固定于所述装料腔的上端开口处,在所述套管上口加盖所述透气性管塞;
(3) 再进行灭菌、接种、培养;
(4) 在培养过程中,当培养料的湿度降低时,对所述装液腔施加压力或将整套装置斜置,使所述装液腔中的液体进入所述装料腔中的培养料中;
(5) 当所述装料腔中的培养料上面长满一层菌丝时,将所述装料腔中的培养料进行混合翻料,使装料腔中的菌种均匀生长;
(6) 使用时,解开所述装液腔和装料腔之间的捆扎,将所述柔性容器中的液体与培养料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液体菌种;
其中,在菌种培育过程中,根据需要步骤(4)和(5)进行重复循环操作。
当然,所述装液腔中的液体可以是无菌水或加有生长因子的液体;所述透气性管塞可以选用棉塞。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普遍适用等特点,能够在菌种培育过程中使水分不丢失、菌丝体生长均匀且量大、培养基易于搅碎、保存期长、不易污染等优势,大大满足了菌种培养领域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材料的选定
选在袋体1/3高度处设有抽绳的聚丙烯厚塑料袋作为柔性容器,选玻璃套管作为套管,选棉塞作为透气性管塞。
(2)培养装置的组装方式
所述聚丙烯厚塑料袋被抽绳划分为下部的装液腔和上部的装料腔,使所述装液腔的容积占所述聚丙烯厚塑料袋容积的1/3,将所述装料腔的上端开口与玻璃套管的一端用棉绳进行密封,在所述玻璃套管的另一端塞入棉塞,达到过滤空气、防止杂菌污染,减缓培养基水分的蒸发。
(3)培养装置的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长治市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机定尺摄像头定位装置
- 下一篇:高品质茶油油酸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