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核电站事故模拟系统的多点热电偶束测量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4036.0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博;张志;苏永军;武志刚;张学程;吴宏;周绍飞;唐辉;朱宏志;赖新春;张鹏程;李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12 | 分类号: | 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核电站 事故 模拟 系统 多点 热电偶 测量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核电站事故模拟系统的多点热电偶束测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福岛事故后,核电厂安全壳严重事故下的氢风险控制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家核安全当局和安审中心对新建核电厂相关安全设备的性能以及设备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了需要验证严重事故下安全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由于我国核电起步较晚,部分国产化设备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严重事故相关的设备。由于国内缺少相关的鉴定标准以及功能齐全的鉴定平台,随着我国核电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核安全新要求,势必需要搭建功能齐全完善的事故模拟系统,给严重事故相关国产化设备和仪表提供严重事故综合环境鉴定试验条件,实现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以提高国产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现有的核电站事故模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然而,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在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中,一方面,由于采用的热电偶是单点热电偶,因此,放置检验设备的模拟安全壳容器需要开多个口,以满足热电偶伸入到其内部与检验设备连接,如此一来,很容易破坏模拟安全壳容器的完整性,造成气体泄露。另一方面,在试验时,我们发现,数据采集系统很难在模拟严重事故工况的高温(165℃)、高压(0.55MPa)、高水蒸汽浓度等复杂恶劣条件下进行温度的实时测量,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因素在于热电偶伸出模拟安全壳容器外部的一端没有进行密封,导致模拟安全壳容器不能在高温、高压、高水蒸汽浓度条件下保持其内部的压力,因此,需要解决其密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站事故模拟系统的多点热电偶束测量采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模拟安全壳容器耐压性能降低以及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在高温、高压、高水蒸汽浓度等复杂恶劣条件下难以进行温度实时测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核电站事故模拟系统的多点热电偶束测量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系统,还包括密封组件和一端具有测点的多点热电偶;所述多点热电偶的测点设置在模拟安全壳容器内部,多点热电偶另一端则通过贯穿密封组件的方式引出模拟安全壳容器外并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由水硬性胶凝材料制成的内层,以及包覆在该内层外部的法兰,所述多点热电偶伸出模拟安全壳容器外的一端贯穿内层并与其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多点热电偶为K型热电偶。
再进一步地,所述多点热电偶的直径为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通过设计密封组件,可以有效地将多点热电偶伸出模拟安全壳容器外的一端进行密封,密封组件在确保密封效果的同时,其用于制作内层的水硬性胶凝材料还能够承受高温、高压、高湿度的恶劣条件,因此,二者的结合能够很好地保持模拟安全壳容器内的压力,确保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能够在高温、高压、高水蒸汽浓度条件下正常进行多点温度的实时测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点热电偶,并优选采用直径为0.5mm的K型热电偶,从而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少模拟安全壳容器的开口数量与面积,保护模拟安全壳容器的完整性,并减少气体的泄露,确保其耐压性能;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多点热电偶能够布置在模拟安全壳容器内的任意位置上。
(3)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其保压性能好,且耐热耐冲击,除了模拟安全壳容器外,其结构设计亦可用于其他压力容器或多路参数测量装置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安全壳容器的保压曲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量的非能动氢复合器氢氧复合时的多点温度变化曲线。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多点热电偶,2-密封组件,3-数据采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聚能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4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包布卷绕机
- 下一篇:用于保护盖板的胶层预成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