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桩基沉降检测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812.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宿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铁军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沉降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沉降检测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桩基沉降检测尺。
背景技术
目前,桩基(含地基)的承载力是建设基础工程设计、施工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多通过现场载荷试验获得。承载力现场载荷试验中需要测量被测点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沉降。长期以来,沉降的测量一直采用传统的百分表(机械式或数字显示)接触式测量模式,即必须以测点为中心对称设置二根基准桩,在二根基准桩上架设一根基准梁,百分表安装在测点上,通过百分表的测杆接触基准梁跨中实现沉降测量。
其中,基准桩是测量参考点,基准梁则起到延伸测量参考点的作用。百分表、安装百分表的支架、基准桩和基准梁共同组成了沉降测量系统。
这种百分表接触式测量模式为了满足专业技术的指标,要求基准梁的有效跨度至少大于测点中心与基准桩中心距离的2倍。通常,基准梁的跨度一般在5-12米之间,须保持足够的刚度,多采用型刚或刚桁架结构,自身较重。
当这种长跨度的基准梁的建筑工地露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时,梁本身的自重变形、温度变形等非线性干扰严重,在梁跨中获取的测量数据,即包含了桩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也包含了梁自身的非线性干扰,是两者叠加后的混合信息,破坏了系统测量所必须的稳定性,基准梁越长、自身越重。对测量系统的稳定工作越不利。百分表接触式测量模式存在的这种明显不足,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测量准确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倾角测量模式且工作稳定使用简单准确性高的桩基沉降检测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沉降检测尺,其包括尺身、安装于尺身上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位于所述尺身一侧的转轴、位于所述尺身另一侧的简支点及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基准桩,所述桩基沉降检测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尺身上的水平仪,所述简支点可以左右移动,且所述尺身上设置有刻度。
所述简支点呈圆锥形。
所述高精度倾角传感器能检测出所述尺身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
所述水平仪可以显示出所述尺身上表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所述尺身上的刻度以所述转轴为起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沉降检测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所述简支点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位置,扩大了桩基沉降检测尺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桩基沉降检测尺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沉降检测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桩基沉降测试尺包括尺身1、安装于所述尺身1上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3、安装于所述尺身1上的水平仪4、位于所述尺身1一侧的简支点6、位于所述尺身1另一侧的转轴2及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基准桩8。所述转轴2与所述基准桩8上表面接触。所述尺身1可以围绕所述转轴2上下旋转。所述尺身1上设有刻度,且以所述转轴2为起点。所述简支点6可以在所述尺身1上左右移动,且可以根据所述尺身1上的刻度读出所述简支点6与所述转轴2的距离。所述高精度倾角传感器3可以直接显示其所测量的所述尺身1与水平面的倾角a。所述水平仪4可以检测所述尺身1的上表面是否与水平面相重合。所述简支点6呈倒圆锥形,其顶角与所述桩7的桩顶沉降测点5相接触。
使用时,将基准桩8设置于桩基7一侧合适的位置,此时,简支点6顶靠于所述桩基7的桩顶沉降测点5。调节基准桩8的高度,使得水平仪4显示所述尺身1上表面与水平面相平行。调节简支点6的位置,读出所述尺身1上显示的所述简支点6与所述转轴2的距离l。当桩顶沉降测点5向下移动时,所述高精度倾角传感器3检测出所述尺身1微角变化a。然后根据高精度倾角传感器3测量到的a及距离l利用三角函数就能计算出测点的竖向沉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铁军,未经宿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砂处理设备
- 下一篇:手表手机防水充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