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657.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适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适配器是光纤传输中用于对准连接的部件,两端可插入不同接口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光纤接口的转换。其广泛应用于光纤配线架,光纤通信设备,仪器等。
现有的光纤适配器,例如申请号为CN201010207250.4的中国专利“光纤适配器”,其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固定连接两个光纤,省去了陶瓷套管。但是此种连接方式稳定性较差,固定效果不好。
又如申请号为CN201210426790.0的中国专利“光纤适配器”,其通过在外壳内配置套筒,在外壳中部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置由塑料制成的法兰,在法兰上设置安装孔,此种方式降低了铜材的使用量,但是此种连接方式稳定性依然较差。
再如申请号为CN201310397809.8的中国专利“光纤适配器”,其在光纤耦合器内部设置类似六边形的安装槽以固定光纤,但是此种方式固定稳定性依然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光纤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包括光纤插头与光纤插座,所述光纤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光纤以及光纤套,所述光纤套套设于光纤上并插接于插头本体中;所述插头本体上方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方形垫块,由方形垫块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舌部,所述舌部与方形垫块接触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所述舌部两侧形成两凸耳,所述舌部端部向上延伸有凸起部;所述光纤插座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插座本体和后插座本体,所述前插座本体和后插座本体以分隔板为对称板对称设置,所述分隔板中部设置有连通前插座本体和后插座本体且形状与光纤相适配的光纤容纳腔;所述前插座本体内部开设有插头容纳腔,所述插头容纳腔被设置于插头容纳腔两内侧壁的分隔条分隔为形状与插头本体相适配的插头本体容纳腔和形状与弹片相适配的弹片容纳腔;所述弹片容纳腔包括形状与方形垫块相适配的方形垫块容纳腔以及形状与舌部相适配的舌部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容纳腔前端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中形成有前圆柱形通孔和后圆柱形通孔,以及设置于前圆柱形通孔和后圆柱形通孔之间的光纤卡接部;所述光纤卡接部包括与前圆柱形通孔形成阶梯的六边形孔,所述六边形孔底边分别向内延伸形成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底边与后圆柱形通孔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所述光纤套中部形成通孔,光纤套中部形状为与所述六边形孔相匹配的六边形,所述光纤套中部一侧外端部向光纤外表面延伸形成倾斜部,另一侧内端部向光纤外表面延伸形成包覆部;插接时,所述光纤中部插接于所述六边形孔中,所述倾斜部插接于所述过渡部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座本体内部设置方形垫块容纳腔、舌部容纳腔、光纤容纳腔以及插头容纳腔,使得插头和插座的结合更为稳固,连接稳定性更高。另外本实用型在光纤插头内部形成卡接部,在光纤上套上与所述卡接部相匹配的光纤套,当将光纤插接于插头中时,光纤被卡固于插头中,其固定效果好,且无需对插头外部开设任何部件或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纤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光纤插座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光纤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插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光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其包括光纤插头100与光纤插座200,所述光纤插头100包括插头本体110、光纤120以及光纤套130,所述光纤套130套设于光纤上并插接于插头本体110中。
所述插头本体110上方设置有弹片140,所述弹片140包括方形垫块141,由方形垫块141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舌部142,所述舌部142与方形垫块141接触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所述舌部142两侧形成两凸耳143,所述舌部143端部向上延伸有凸起部1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孔径筛选功能的自动化螺母输送机
- 下一篇:筷子进料排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