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线线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469.0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灿;阮一胜;阮一飞;王惠臣;张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成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1/00 | 分类号: | D05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绣花机用架线器,特别涉及一种面线线夹器。
背景技术
面线线夹器,又称为面线夹持机构,是绣花机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与绣花机相配合,实现对面线的夹持或者松开的操作,有效的解决了在剪线、换色、补绣时面线容易脱离针孔的问题,帮助绣花机实现高效的刺绣。
现有技术的类似结构的问题在于,由于绣花机工作时,面线需要高速走线,因此线夹器的表面需要有较高的光洁度,以便于降低夹持过程中对高速走线的面线造成磨损,且顶针机构与面线之间的距离较小,顶针在运动时,较容易碰到面线,容易造成断线。
此外,由于夹持面需要较高的光洁度,因此在夹持面的附近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对夹持面进行磨光。
有鉴于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更好的夹持效果的面线线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高速走线的面线容易磨损造成断线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面线线夹器,可以有效的解决面线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面线线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以及活动块;
所述活动块与顶针相连接,所述活动块包括可以沿着顶针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悬臂;
所述固定块包括面线孔,所述面线孔为用于面线贯穿的通孔;
所述悬臂包括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为所述悬臂的朝向所述面线孔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所述面线孔包括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面为所述面线孔孔缘的朝向所述悬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
所述第一夹持面随着所述悬臂的移动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形成可以夹持所述面线的夹持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悬臂与所述顶针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角。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圆角位于所述面线孔的内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面为朝向所述面线孔凸出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包括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提高与面线的接触面积,降低在夹持时对面线的磨损。此外,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均位于部件的凸出表面,加工较为容易,降低了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由于悬臂的存在,面线的走线方向与顶针的移动方向分别位于不同的方向上,减少了顶针对面线的触碰,进一步降低了面线断线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面线线夹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线线夹器的一侧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面线线夹器,如图1、2所示,包括固定块100以及活动块200;
所述活动块200与顶针300相连接,所述活动块200包括可以沿着顶针300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悬臂201;顶针300由架线电磁铁打击移动,并驱动活动块200的悬臂201移动。
所述固定块100包括面线孔101,所述面线孔101为用于面线贯穿的通孔;面线400贯穿于通孔之间,并持续地通过通孔。
所述悬臂201包括第一夹持面2011,所述第一夹持面2011为所述悬臂201的朝向所述面线孔101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作为可选的方案,悬臂201可以为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各种棱锥,作为优选,通常采用长方体悬臂201,这不仅是考虑到悬臂201的制作工艺,降低工艺难度,也可以提高第一夹持面2011的面积。当采用长方体悬臂201时,在悬臂201的棱边处应当设置圆角以减少悬臂201与高速运动的面线400的摩擦,减少对面线400的损伤。
所述面线孔101包括第二夹持面1012,所述第二夹持面1012为所述面线孔101孔缘的朝向所述悬臂201的至少一部分表面。面线孔101可以为圆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作为优选,第二夹持面1012所在的孔缘是沿着一个固定方向延伸的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固定方向为沿着面线400的延伸方向,或者是垂直于顶针300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夹持面2011随着所述悬臂201的移动与所述第二夹持面1012形成可以夹持所述面线400的夹持结构。当悬臂201在顶针300的驱动下移动时,第一夹持面2011与第二夹持面1012相互靠近夹持并固定面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成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成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模缝纫机的下切刀定位块
- 下一篇:电动浸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