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胶带自固定防撞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1461.4 | 申请日: | 2014-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廖张洁;甘春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春丽 |
主分类号: | A47B13/08 | 分类号: | A47B13/08;A47B95/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固定 防撞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角,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固定功能的防撞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的会遇到小朋友不小心撞到尖锐的桌角的事情,给小朋友带来伤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给桌角等尖锐的器具装上防撞角。
现在所有的防撞角都是通过双面胶带来固定的,而通过双面胶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胶带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些小分子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很有可能是对身体有害的;其次,双面胶在刚粘到桌角等器具上时由于粘性比较大,如果需要取下来的话就很有可能破坏器具上面的油漆,甚至都可能无法取下防撞角;而等时间用久了,双面胶的粘性会下降,可能导致防撞角脱落。克服这些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免胶带自固定的防撞角。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撞角具有自己固定在器具上的功能,不需要双面胶来固定,并且可以随时取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撞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其中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在45-85°。
所述的左、右侧壁尺寸完全相同。左、右侧壁的颜色、印有的图案、制备的材料等则可以不一样。
所述的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中至少有一个内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4。这里的静摩擦系数可以仅仅是某一内表面上某一区域的静摩擦系数,而不一定是整个内表面的静摩擦系数都要达到这个静摩擦系数的值。内表面是指与器具接触到的一侧,内表面的静摩擦系数越大,防撞角与器具固定的越牢固。
优选的,所述的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中至少有一个内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6。
用于制备防撞角材料中高分子材料的质量不少于50%,其余质量的材料可以包含无机材料、金属材料等,其中,高分子材料可以是几种高分子材料混合而成的。
优选的,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发泡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包括高温硫化硅橡胶、天然橡胶、乙丙橡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发泡材料包括聚氨酯发泡材料、聚苯乙烯发泡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硅橡胶发泡材料。
所述的防撞角是透明的、带有颜色的或者带有图案的。
制备所述防撞角的方法包括: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浸塑成型。当使用模压成型时,将使用的原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经过热压使原料成型。当使用注塑成型时,将原料加热熔融后注射进入模具,保压成型。当使用浸塑成型时,将所用的模具加热后进入到原料中,一定时间后取出(加热塑化)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撞角自身就具有固定功能,不需要使用双面胶来固定,安全环保,避免了因使用的胶不好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撞角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方便地取下,并且不会对器具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其中101为上表面,102为左侧壁,103为右侧壁,a为左右侧壁所形成的夹角;图2为图1防撞角背面的三维示意图,其中101为上表面,102为左侧壁,103为右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例子中各原料成分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数。
实施例1
图1即为实施例1涉及的防撞角。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撞角包括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其中左、右侧壁完全一样,两侧壁形成的夹角(a)为87°,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的静摩擦系数均为0.25;其中,上表面。防撞角以LDPE为原料通过注塑成型制成,产品接近透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防撞角包括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其中左、右侧壁完全一样,形成的夹角为87°,上表面、左侧壁、右侧壁的静摩擦系数均为0.5。防撞角以LDPE为原料通过注塑成型制成,产品接近半透明。此防撞角自固定能力较实施例1中的防撞角要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春丽,未经甘春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1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