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型一体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0688.7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梁平;冯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黄岩冲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80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 冲孔 整型 体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级进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型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机械化程度的提供,各零件生产厂家的生产方式渐渐改变,由原来的全人工操作逐渐改为工业机器人生产。根据自动化的不同和零件个体形状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级进模、传递模等,而其中又以级进模的生产效率最高,零件生产成本最低。汽车顶盖加强板类零件冲压根据零件的结构,我们采用级进冲压方式来完成。级进模是当代所有模具中冲压功能最多结构最复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冲模。由于被冲压制件的各工序分散,没有集中在一个工位上,从而保证模具强度,延长模具寿命。这样不但给汽车制造商提高了汽车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在级进模结构设计中首先必须设计级进模的总装结构,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零部件结构设计。在以往的的模具中侧冲孔与侧整形往往分步进行,效率较低,然而在级进模具中由于级进模具的结构复杂本身设计难度大,该两道工序更是分步进行。本专利所提出的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形一体式结构是在总装结构中通过斜楔形结构对零件同步进行侧冲孔与侧整形加工的一种结构。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材料损耗。对级进模的设计和生产具有深远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型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型一体式结构,凹模座上安装有横向开口的凹模,凹模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横向设置有压料板、套装在压料板上的压料固定座、凸模固定板、垫板及从动块,凸模固定板上固定的冲头的外端正对凹模上的横向开口,压料板与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套装在冲头上的复位弹簧,压料板靠复位弹簧顶在靠近凹模处,从动块、垫板、凸模固定板、冲头的横向移动可带动压料固定座沿压料板的外壁横向移动,从动块的上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块,从动块与驱动块的结合处上均设置有相互贴合的斜面,驱动块的竖直运动转换为驱动从动块的侧向运动实现侧冲孔与侧整型。
上述的压料固定座、凸模固定板、垫板通过螺栓连接于从动块上,通过压料固定座与压料板对冲头定位。
上述压料板的外侧设置有直角外翻边,在压料板上滑动的压料固定座的端部设置有直角内翻边,压料板的直角外翻边限制压料固定座上的直角内翻边的横向移动范围。
上述凹模座上安装的凹模有两个,对应设置在凹模座的两侧,与其对应的压料板、压料固定座、凸模固定板、垫板、从动块、冲头、复位弹簧、驱动块也有两套,对应设置在凹模的两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完成前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冲压中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冲压终了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驱动块;2-从动块;3-垫板;4-凸模固定板;5-冲头;6-压料固定座;7-压料板;8-复位弹簧;9-加工件;10-凹模座;11-凹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
级进模下置式斜楔侧冲孔与侧整型一体式结构,凹模座10上安装有横向开口的凹模11,凹模11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横向设置有压料板7、套装在压料板7上的压料固定座6、凸模固定板4、垫板3及从动块2,凸模固定板4上固定的冲头5的外端正对凹模11上的横向开口,压料板7与凸模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套装在冲头5上的复位弹簧8,压料板7靠复位弹簧8顶在靠近凹模11处,从动块2、垫板3、凸模固定板4、冲头5的横向移动可带动压料固定座6沿压料板4的外壁横向移动,从动块2的上侧设置有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块1,从动块2与驱动块1的结合处上均设置有相互贴合的斜面21、11,驱动块1的竖直运动转换为驱动从动块2的侧向运动实现侧冲孔与侧整型,从动块2与驱动块1的结合处的斜面均为40—50度,从动块2与驱动块1的结合处的斜面均为45度时,则为驱动块1驱动从动块2的直角驱动。
上述的压料固定座6、凸模固定板4、垫板5通过螺栓连接于从动块2上,通过压料固定座6与压料板3对冲头5定位。
上述压料板7的外侧设置有直角外翻边71,在压料板7上滑动的压料固定座6的端部设置有直角内翻边61,压料板7的直角外翻边71限制压料固定座6上的直角内翻边61的横向移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黄岩冲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黄岩冲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0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