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汽车保险片的连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119.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漫;杨志彬;钟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H85/1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汽车保险 连接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的接线盒中将接线端子设置于PCB板上,通过接线端子与其他的相关部件进行电气连接。传统的接线端子由于侧边近乎垂直,在接驳过程中产生的夹持力不够,导致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而造成“打火”,降低接触点电阻,影响电气连接效果,导致信号不稳或者失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保险片的连接端子,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汽车保险片的连接端子,包括一片状的接线端子本体,所述接线端子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与外部部件连接的接驳部,下部为与PCB基板连接的基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部的右侧边的下半部分为一斜边,所述斜边的上端与接驳部的上半部分的下端光滑连接,下端与基座部的右侧边的上端光滑连接;
所述斜边的倾斜角度为70度-89度,优选倾斜角度为79度-85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端子的一侧边设置倾斜角在70度-89度范围内的斜边,增强了接线端子的夹持力,相比较传统的接线端子具有更加优异的夹持性能,使用时不易松动和脱落。
所述接线端子本体采用铜制成的接线端子本体,所述接线端子本体的片厚为0.79mm-0.83mm,优选片厚为0.8mm。
所述接驳部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高度的比值为1-1.2,优选比值为1.15。
所述接驳部的上半部分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自上而下设有开槽,使所述接驳部的上半部分呈一鱼叉状结构,两边叉齿的宽度比值为1,所述开槽宽度与任一叉齿宽度的比值为0.5-0.7,优选0.59。
所述鱼叉状结构的右叉齿的左侧边,即所述开槽的右侧设有两个朝向左侧的凸起,所述鱼叉状结构的左叉齿的右侧边,即所述开槽的左侧设有一个朝向右侧的凸起,朝向左侧的两个凸起和朝向右侧的一个凸起交错排列后构成一防呆结构;
所述凸起的外凸面均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驳部设置鱼叉状结构,使得接线端子与外部部件接驳过程更顺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夹持效果。
所述鱼叉状结构的右叉齿的右侧边设有一倾斜角度为80度-85度的斜边,斜边的上部与右叉齿的上端面光滑连接,斜边的高度占接驳部1/5-1/4;
所述鱼叉状结构的左叉齿的左侧边与所述右叉齿的右侧边为对称结构。
所述基座部的下端面的中间设有一下凸的片状的引脚,所述引脚的宽度为1.0mm-1.2mm,优选宽度1.0mm,所述引脚的下凸长度为3.0mm-3.5mm,优选下凸长度3.1mm。下凸长度设置过长,容易在焊接时引起过锡不易,导致影响电性能的问题,而设置太短,则容易在焊接后导致焊接效果不良,影响夹持力,使得接线端子本体容易松动。
所述基座部的下端面设有两个下凸的垫脚,所述两个下凸的垫脚分别位于所述片状引脚的左右两侧;
所述两个下凸垫脚的宽度为1.0mm-1.2mm,下凸长度为0.3mm-0.7mm,优选下凸长度为0.5mm。
所述接驳部的左侧边与所述右侧边为对称结构,也设有相同倾斜角度的斜边。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传统结构更高的夹持力,使得接驳效果更好,有效解决了传统结构在焊接和使用中产生的松动问题,延长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