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翅片管发热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8640.2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崔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伟阀门(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翅片管 发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翅片管发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机械中的定型机或者烘干机等使用的发热器装置,通常使用导热油作为加热媒介,而加热导热油需要用煤或燃油(柴油),这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系统运行成本也极高。在现有的换热器装置中,多采用箱形的换热器,由于箱形设计受力条件差,热胀冷缩及高流速情况下容易造成发热器过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翅片管发热器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发热器装置容易损坏以及由于燃煤及燃油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翅片管发热器装置,包括并排放置的若干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S型蛇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直管部和弯管部;所述直管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翅片;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入汽端和出水端;所述新型翅片管发热器装置还包括两根缓冲分流管,所述缓冲分流管包括一根横管和与横管连通的纵管;一根所述缓冲分流管连接在换热管的入汽端,该缓冲分流管为入汽缓冲分流管;另一根所述缓冲分流管连接在换热管的出水端,该缓冲分流管为出水缓冲分流管;所述缓冲分流管的横管与若干根换热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是通过无缝钢管轧制铝翅片技术制成。
优选地,其还包括变径入口法兰和变径出口法兰;所述变径入口法兰的一端与入汽缓冲分流管的纵管的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为入口端;所述变径出口法兰的一端与出水缓冲分流管的纵管的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变径入口法兰的内径从其入口端到与纵管的连接端变小;所述变径出口法兰的内径从其与纵管的连接端到出口端变小。
优选地,所述纵管位于横管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若干根所述换热管的入汽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入汽缓冲分流管的通孔上;若干根所述换热管的出水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出水缓冲分流管的通孔上。
优选地,所述翅片呈圆环状。
优选地,所述翅片在直管部的外表面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若干根换热管通过一个框架包围起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管的两端连接缓冲分流管,从而使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换热管之前即进行了减速,避免造成换热管过早损坏。本发热器装置的单程回路采用S型蛇管设计,避免大面积发热管因温差产生不规则变形,造成发热器过早损坏,同时能达到优良的换热效果。换热管采用无缝钢管轧制铝翅片技术制成,增大了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较佳的空气换热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变径入口法兰作为二级变径管同样对高温高压蒸汽起到减速作用,能更好地维护换热管,延长发热装置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管发热器装置可以用电厂余热蒸汽(即蒸汽涡轮发电机排出的尾气)作为加热媒介,这样就不会造成环境的任何污染,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运行成本(一般情况下,煤每吨850元,电厂余热蒸汽每吨180元,两者比较,蒸汽相对燃煤可节省20%--30%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管;11、翅片;2、缓冲及水管;21、横管;22、纵管;3、变径入口法兰;4、变径出口法兰;5、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伟阀门(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奇伟阀门(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8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